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甘肃评论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025-09-23 09:2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原标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周弘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横贯全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汇聚始祖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境内地貌复杂多样、类型齐全,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文旅资源丰富。我们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文化对外影响力,全力推进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加强文物古迹、古老建筑、名城名镇、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和非遗民俗等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扎实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谋划争取文化遗产保护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持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大遗址展示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加快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打造河西走廊石窟艺术、长城边塞、古城古镇等国家遗产线路,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申报酒泉、张掖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深化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深入挖掘甘肃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舞台上、镜头里、笔墨中把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来,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融入百姓日常,丰富人民群众的历史文化滋养。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适应大众旅游时代新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挖掘甘肃文化特色,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放大文旅综合效应,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我省支柱产业。推进区域文旅资源整合与特色化发展,建设敦煌、兰州、天水、临夏—甘南四大文化旅游经济区,以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带、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带、长城文化旅游示范带和红色文化旅游带串联各区域、联系各景点,并与周边省(区)形成延伸联动。积极推进敦煌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嘉峪关长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等建设,加快建设大地湾、锁阳城、大堡子山、南佐遗址、齐家坪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把文物景区和文博场馆打造成标准化旅游景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由单一型低附加值向多元化高附加值转型、产品生产由数量提升向量质齐升转型,实施文化体验、沉浸演艺、研学旅游、红色旅游、非遗工艺、民俗活动、文化创意等业态创新提升行动,健全旅游业发展评价体系,提升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市场协调发展。推动“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形成“旅游专线—花期观光—农事体验—非遗展演—特色食宿—产品销售”产业链条,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切实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实施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等。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推动优秀人才、文艺精品与文化环境相互滋养、共生共荣,不断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安全治理水平,加大网络乱象治理力度。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企业、园区发展,加快布局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营性文化企业、改革试点中的转制文化单位分类指导,形成财政投入与市场运行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和政策激励方式。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出台扶持政策、强化资金支持,完善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激发民营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面向城乡基层文化阵地,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省覆盖、全年贯穿、全龄共享”。积极推动新大众文艺发展,鼓励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微短剧等网络文艺蓬勃发展,推动文艺新类型百花齐放。

  提升文化对外影响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敦煌文博会和公祭伏羲大典节会优势,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传播展示的“甘肃窗口”,增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高质量打造敦煌“典范”“高地”,积极参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中外联合考古等重大行动,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援外项目,持续扩大“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国内外影响力。实施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支持敦煌申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组织省内文化企业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推动《读者》《丝路花雨》《河西走廊》等文艺精品“走”出去,扩大网络游戏、网络影视剧、文创产品和研学服务等出口。充分发挥兰州市科教资源和区位等优势,布局建设全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区,推动文化产业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讲好黄河文化故事,全力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黄河样本”,不断提升强省会文化发展体量。系统构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协同联动的传播矩阵,强化账号运营与推广力度,推动政务号、媒体号、文旅机构账号与知名博主等多方资源互动合作。通过联合策划、内容共创与相互引流,形成宣传合力,持续打造具有甘肃地域特色的文化IP和优质内容,全面提升陇原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与感召力。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让甘肃成为人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作者为省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