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甘肃路桥打造“工友之家” 工地变身劳动者“第二故乡”

2025-09-23 16:53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通讯员 康轶蓉 韩昕仁

  传统印象里,工地是喧嚣粗砺的临时场所,筑路工人常与漂泊、尘土相伴,身处生活边缘,难寻归属与尊严。而甘肃路桥以“为民办实事”为导向,紧扣劳动者需求,秉持“工友为核心、尊重为底色、成长为导向”理念,在各项目打造“工友之家”,全力将工地打造成有温度、有归属、有人文关怀的空间。

  “工友之家”远不止是宿舍,更是集居住、休闲、培训、权益维护于一体的综合空间。甘肃路桥各承建项目,均结合项目特点精心规划:安全舒适的居所、营养均衡的餐饮、设施齐全的淋浴间、覆盖WiFi的休闲区、藏书丰富的阅览角……种种配套让工地告别“临时驿站”的标签,成为承载温度与情感的“第二故乡”。

  走进“工友之家”,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整洁的家庭房,让工友与亲人团聚成为现实;综合活动室内,有人下棋看书,有人通过视频与家人“云团聚”;安全积分超市、医务室、便民理发角等细微之处,无不彰显“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初心。在这里,工友不再是被忽视的“边缘人”,而是被真诚关怀的“家园主人”。

  匠心巧思,更体现在“工友之家”的细节与管理中。各项目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借助人脸识别实现精准化管理,既提升安全系数,又提高运营效率。定期开展的安全培训、VR体验活动,以及技能比武,助力工友提升能力;法律援助站的设立,为工友权益保驾护航。邯港项目全面优化居住条件,统一配备床柜、空调,保障24小时热水供应,还新建篮球场丰富业余生活;偏远的阿若项目,则设立医疗急救室、积分超市、舒心长廊,配齐工友宿舍、食堂、大众理发店,更安装太阳能路灯、引进先进净水设备打造可直接饮用的净水池,将对建设者的关怀落到实处。

  “工友之家”不仅关注物质生活,更重视工友的成长与精神需求。安培中心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与安全讲座,帮助工友提升专业能力;项目部组织篮球赛、趣味运动会、集体生日会等活动,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增进彼此情谊。夏日里,“移动驿站”提供绿豆汤、解暑药品和休憩空间,如涓涓细流滋养着工友的身心与尊严。

  深层关怀,离不开专业保障。“工友之家”内设法律援助站与心理咨询室,成为工友坚实的后盾。专业律师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助力应对劳务纠纷;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疏导情绪,缓解工友的乡愁与压力。这种“硬保障+软关怀”的双重守护,让工友从“被雇佣者”转变为“被尊重的共建者”,为项目推进筑牢信任基石。

  工程终有竣工之日,工友也将奔赴下一个建设现场,但“工友之家”所营造的尊重、关爱与成长氛围,不会随之消散。它如同一颗火种,深植于甘肃路桥的企业文化,更深深烙印在工友心中。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成为甘肃路桥履行社会责任的温情名片,也在悄然改变行业对劳动者的认知——工地不再是过客的驿站,而是承载尊严与希望的人文共同体。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