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华亭:秋染山野满地金

2025-09-18 17:06 来源:中国甘肃网

  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五彩斑斓的幸福。辣子、洋芋、药材、土蜂蜜……这些过去“土得掉渣”的产品,如今变成了华亭乡村旅游“全景图”中一张张闪亮名片。

  在华亭市上关镇塄坎村核桃种植基地,一排排核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随着竹竿子不断敲打,圆滚滚的青皮核桃迅速掉落,果农张小林加快速度拾捡、装袋,半小时后,这些“绿蛋蛋”会被统一装车,拉往周边县市销售,成为变现真金白银的“金蛋蛋”。“最近还有好多人打电话、发微信预订,单子多的忙不过来,这10多亩卖完将有近2万元的收入。”张小林满脸是汗,还不忘与人分享他“幸福的烦恼”。

  秋光灿灿,蜂舞山间酿“蜜甜”。在砚峡乡曹家沟村,蜂农何银喜手法熟练,有条不紊地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收获”,开箱抽皮、割蜜、摇蜜、过滤……伴随着阵阵秋风,色泽金黄、芳香扑鼻的蜂蜜被倒入桶中,静静等待着下一步的分装和销售。

  “曹家沟村生态环境好,蜜源丰富,出产的蜂蜜甘甜醇香,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曹家沟村生产的土蜂蜜“远近闻名”,采取保底收购的方式,拓展电商销售渠道,让“砚思源”土蜂蜜成功实现溢价销售,带动农户户均增收突破1.2万元,让群众走上了“甜蜜路”,过上了“甜日子”。

  一垄垄绿色蔬菜,一个个鲜美瓜果,一树树靓丽风景……都是一年辛勤付出的深情回报。在神峪乡蔬菜基地,设施大棚里一片碧绿,蔬果长势喜人;在黎明川蔬菜交易市场与冷链物流园,工人们正忙着将新鲜采摘的蔬菜进行标准化分拣、预冷包装、装车,一派繁忙景象。安口镇朱家坡村设施蔬菜基地,东华镇裕光农旅融合示范村、大南峪乡村旅游示范村,鲜甜的蜜瓜、新鲜的蔬菜,吸引了周边群众屡屡前往“打卡”,在享受采摘乐趣的同时,欣赏秋日田园美景,大家纷纷用抖音、快手、朋友圈记录分享,让家乡的土特产与好风景乘“网”出了山。

  “目前,全镇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人均1.3亩,其中大黄、独活面积达到7600亩,生产的独活已占到全国市场的一半。”马峡镇副镇长高博说,群众中药材收入从原来的每亩2320元提升到近7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

  在马峡镇赵庄村“华亭独活”标准化原料基地,各种药材郁郁葱葱,伴着阵阵沁人心脾的药香,即将丰收的喜悦也扑面而来。素有“千年药乡”“陇东药库”美誉的华亭,宜人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境内野生及家种的261种中药材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生长环境。这里的大黄因块型大,红度强,含量高而列为上品,独活因肉肥厚、支根粗,断面茬白而畅销全国各地。眼下,又即将迎来一个好收成。

  一片绿、一片红、一片金黄,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晒秋图”,正在全市山乡田地间徐徐展开。这幅田园“丰”景的背后,是驰而不息的用心耕耘。今年以来,华亭市锚定“一产增加值突破10亿元”奋斗目标,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创新区”为契机,着力在延链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重点养牛村基础设施改造、甘味农产品展销中心、农特产品加工生产线、设施蔬菜基地已建成投用,投资7亿元的绿野牧歌(华亭)现代农业产业园也即将开工,全市牛饲养量达到了9.24万头,核桃、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了9万亩、3.8万亩,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4个梅花鹿和林麝养殖基地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力,拓宽了发展新路径。

  通讯员 蔡崇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