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教育

师生1200公里黄河漂游 献礼兰州大学建校116周年

2025-09-18 09:4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中国甘肃网9月1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9月17日,兰州大学迎来116周年华诞。此前,一支由兰大师生组成的团队,通过开展一场以“泳者无疆·学脉永续”为主题,跨越3省、全程1200公里的黄河漂游活动,为母校建校116周年送上特殊的贺礼。这次飘游活动不仅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壮美风光与文化魅力,更将兰大“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融入实践,书写了“西部报国”的生动篇章。

  41天逐浪前行 穿越险滩 彰显精神

  116载薪火相传,传承的是“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精神底色。2025年7月,一场由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退休教授苏云牵头策划、兰州冬泳协会全程协办、兰州大学MBA学生程琪负责后勤保障的黄河漂游活动在兰州市黄河母亲雕像前启航。漂游团队从兰州出发,沿黄河干流向东,途经甘肃、宁夏等地,最终抵达内蒙古包头,历时41天完成全程1200公里的征程。漂游征程中,团队直面多重挑战,但凭借“不退缩、不放弃”的信念,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用行动践行兰大人的精神底色。

  漂游途中,队员们深度感受了黄河流域的多元魅力:在巴彦淖尔“二黄河”,见证人工灌渠滋养“塞上粮仓”的生态奇迹;在包头段,打卡“昭君坟”浮桥、昭君黄河特大桥等地标建筑,感受黄河沿岸的历史文化印记。沿途各地冬泳协会的接力陪伴,也让跨越地域的温暖与支持成为旅程中的珍贵记忆。

  联结古今文脉 为甘肃文化传承赋能

  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甘肃段黄河承载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深厚历史底蕴,更留存着羊皮筏子等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漂游活动,恰好成为甘肃文化传播的“移动窗口”。

  漂游团队在行程中体验古老的羊皮筏子技艺,走进黄河沿线村落,收集整理民间黄河文化故事,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传播甘肃的历史遗址、民俗风情、非遗技艺。在与各地冬泳协会、文化机构的交流中,将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扩散,不仅让更多人认识到“黄河文化宝库”的价值,更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吸引更多游客关注黄河文旅资源。

  26年精神传承 传播文化力量

  此次黄河漂游并非兰大人与黄河的首次“深度对话”。

  早在1999年兰州大学90周年校庆时,由该校大学生、教师和记者组成的“兰州大学、交通银行羊皮筏子黄河漂流探险考察队”,就以古老的羊皮筏子为工具,完成了兰州至包头段黄河的漂流探险,成为近50年来首次在该河段开展的羊皮筏子漂流壮举。

  从羊皮筏子探险到1200公里徒手漂游,26年间,活动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兰大人“坚守西部”的初心从未改变。正如队员们所说,兰大精神是先行者勇于探险的坚定,是后来人劈风斩浪的无畏,更是一代代兰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实际行动。黄河象征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与兰大“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高度契合。此次漂游活动既是兰大对学校精神的传承,也是对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积极响应。

  展望未来,兰州大学将以此次漂游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激励师生传承校训精神,在学术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勇担使命,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这场跨越千里的“黄河之约”,也将成为兰大建校116周年中最动人的注脚,见证这所西部名校在新时代继续以精神为帆、以行动为桨,向着更高远的目标破浪前行。

  记者 马文艳 通讯员 苏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