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小学生走进博物馆“上课” 开启一场奇妙的穿越之旅

2025-09-17 09:5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中国甘肃网9月1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把课堂搬到博物馆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9月16日下午,在甘肃省博物馆里,敦煌路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们走进甘肃省博物馆数字化体验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博物馆里奇妙课堂

  54个学生,头戴AR眼镜,从“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开启了沉浸式探索。那些沉默不语的化石,借助着科技的力量,变得生动起来。在孩子们的眼里,过去是可以“触摸”的历史。“我看见了”,一个学生喊着同学,想分享感受,而此刻,他的同学还沉浸在另一个生动的标本故事里。最让孩子们激动的还是在中生代恐龙厅,学生们发出的惊呼让老师不断强调:“声音小点”。可是看见如此生动的恐龙,这样的惊喜如何能压得住。

  在老师和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高清VR虚拟漫游、AI拍学机、360度全景展示等数字化方式,“身临其境”地参观了博物馆的各个数字展厅。他们不仅能随意“拿起”并放大旋转珍贵的青铜器、彩陶等数字文物,仔细观察每一处细节,还能通过AI拍学机聊文物、聊历史、聊文物背后的故事。课后,孩子们七嘴八舌抢着表达:太有意思了。

  从教室里走出去

  课堂为什么要设在博物馆里?敦煌路小学的张军校长说,此次的“智慧漫游 博悟未来”的主题活动启动了省博与敦煌路小学的馆校共建活动,今后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们将陆续到省博来“上课”。对于当天的课堂,张军校长介绍,这种课程放在博物馆里学习,比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更生动,接受到的知识更多。他相信经过这一次体验活动,学生对AI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也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造更丰富的“第二课堂”

  甘肃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推动馆校合作、开发适合青少年的数字教育资源是博物馆的重要社会责任。数字博物馆参观活动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补充和创新。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这种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方式,也非常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信息素养。

  甘肃省博物馆表示,未来,将引入更多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智慧教育平台,常态化开展此类线上研学活动,并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为中小学生打造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第二课堂。

  记者 王巧灵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