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蚕豆种出“金日子”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李娟 通讯员 党震
今年,通渭县的3.8万多亩蚕豆喜获丰收。连日来,农户与合作社正有序进行收割、扎捆晾晒、机械脱粒、清理筛选、集中晾晒,田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马营镇双合流域的蚕豆种植示范点,收割已进入尾声。西堡村村民张正春正忙着用三轮车将早已割好的蚕豆运回家。他家的蚕豆在二十天前就已收割完毕,经过这些天的自然风干,豆荚已经干透,轻轻一碰,豆子便纷纷脱落。
“我一个人种,一年还能挣两万多元,挺知足的。”张正春一边仔细捡拾地上散落的豆粒,一边满意地说,“今年蚕豆长势好,价格也很不错,最好的一斤能卖到四元,我的这1.2亩地能卖三千多元。”
不远处,通渭县绿茵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千亩蚕豆田里,两台割晒机正在紧张作业。涧滩村村民全亚军操作着8马力的割晒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他从春耕起就在合作社负责机械操作,每天有200元的收入。
“两台机器一天能收四五十亩,再有一周就能全部收完。”全亚军说,近期雨水较多,地里杂草生长较快,虽给收割带来一定影响,但对产量并无大碍。
马营镇凭借温凉的气候、深厚的土层和充足的光照,为蚕豆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今年,该镇通过“党委主导、政府服务、群众主体、社会支持”的协作机制,在双合流域规模化连片种植蚕豆1.02万亩。全镇蚕豆种植总面积达2.2万亩,预计总产量超过4400吨,年收入约3432万元,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1万元。
和马营镇一样,北城铺镇也凭借海拔高、土壤偏凉的独特条件,种出的蚕豆不生虫、品质优。北城铺镇仁和村村民魏晓玲经过多日忙碌,她家5亩蚕豆终于归仓,因丈夫在外务工,从收割、转运、脱粒、晾晒到售卖,所有活儿都由她一人承担。当把蚕豆搬上秤、换成实实在在的收入时,魏晓玲笑了,这笑容里藏着辛苦,更满是丰收的甜:“这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高寒气候,北部乡镇非常适合蚕豆生长。近年来,蚕豆市场价格持续走高,越来越多农户尝到种植甜头。除政府打造的种植示范点外,不少农户还自发扩大种植面积,小蚕豆已然成为助农增收的“金豆子”。今年因雨水合节,全县蚕豆长势良好,亩产在200公斤以上,预计总产量可达7760.98吨。
- 2025-09-16从“心慌”到“心安” 临洮县交通治理交出暖心答卷
- 2025-09-16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定西市以创新为支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2025-09-15渭源县举办2025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欢送仪式
- 2025-09-14【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定西市以创新为支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