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水果越来越甜,是科技还是狠活?

2025-09-16 08:5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原标题:水果越来越甜,是科技还是狠活?

  记者采访发现:品种改良与科学种植是主因

  安宁白凤桃“甜蜜出圈”

  最近一段时间,随意走进一家水果店,我们不难发现,琥珀西梅、软籽石榴、阳光玫瑰葡萄等应季水果摆满货架,“A级”大果、“冰糖”甜度、“冰淇淋”口感等宣传标语更是挑动消费者的购买欲。

  “现在的水果越来越甜,却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在许多水果店,消费者这样的感叹愈发常见。

  现在的水果为什么这么甜?这些甜得发腻的水果是不是依靠科技与狠活?我们还能放心吃吗?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位果农和相关专家,探究水果甜度变化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让水果重新找回那份自然的“水果味”。

  1

  水果变甜了

  品种改良与科学种植的双重作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大部分消费者眼里,越甜的水果意味着它的品质越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育种到栽培的整个生产链条,果农都会朝着“更甜”的方向努力。

  近年来,安宁区白凤桃产业飞速发展,安宁白凤桃“甜蜜出圈”,逐渐成为兰州本土特色水果的“金字招牌”。安宁区富龙园农家乐负责人朱宗龙分享了他们的培育“秘籍”:“水果变甜是古法种植和现代科学种植相结合,以及精细化管理的结果。我们通过嫁接育苗、引进新品种来培育适合我们本土土质和气候的品种。”在育种和栽培技术加持下,如今的安宁白凤桃不仅更甜、更大、更漂亮了,风味品质也稳定了许多。

  在武威市凉州区“西瓜小镇”大柳镇大柳村智慧产业园西瓜大棚里,一个个碧绿滚圆的西瓜吊在藤蔓之上。在这里,瓜农精确控制生长环境,让昼夜温差保持在20℃左右,土壤湿度稳定在60%,并避开高温时段施肥。这些措施保障每一颗瓜品质稳定,皮薄籽少、清甜脆爽成为了大柳西瓜的标签。

  “我们大柳镇的西瓜从瓜心甜到瓜皮,这都是科学种植带来的成果!”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李多财介绍了他们的科学种植经验,“我们依托本地光照足、温差大的优越气候条件,不断探索出了最佳的昼夜温差、灌溉方式、施肥时机。”

  2

  甜度攀升后

  我们还能放心吃吗

  针对“水果越来越甜”的话题,很多网友表达了担心和质疑——“水果变甜不会是加了什么东西吧。”“一句话总结为什么水果变甜:药水养大的。”

  对此,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靳志强解释,给水果喷洒或注射“药水”来增甜并不现实。“喷施‘药水’增甜主要指的是甜蜜素。但甜蜜素只能让水果表皮或局部有微弱甜感,无法改变水果内部品质和整体风味,增甜效果微乎其微。而且注射甜蜜素会破坏果实完整性,易引发细菌感染,导致水果腐烂变质,而且逐个注射大量水果,既繁琐又成本高,这对果农或商家来说是赔本买卖。”

  水果变甜带来的隐忧、对添加剂的抵触心理等现象,都是消费者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提升的体现。靳志强也呼吁,应该合理看待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物质,毒性较低,按照标准规范使用是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不仅能保障农作物稳产、改进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使农业生产省工省时、节本增效。”

  3

  回归“水果味”

  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在新果果家水果店(段家滩路店),一名消费者正在选购西梅。“我和家人都很喜欢吃西梅,对西梅有一些研究。”她告诉记者,不同品种的西梅有不同的口感,有的带一点香水味,有的酸甜可口,但都不是单纯的甜味,是属于西梅本身的味道。

  “这就是水果的香气。”该店店员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水果不再单纯追求甜度,而是要求有“水果味”。“所谓的‘水果味’,应该是综合甜度、口感等多方面因素的。”

  如何让水果更有“水果味”呢?靳志强指出,理想的水果种植应该在传统智慧和现代科技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现代科技可以帮助果农更好地监控土壤条件、气候因素和植物生长状态,实现精准农业管理;另一方面,传统的种植经验、有机施肥方法和生态种植理念能够保证水果的品质和风味。“水果不应该只有甜味,而应该是多种风味物质的平衡。好的水果应该有适当的甜度,但也应该有适当的酸度和丰富的香气物质,这样才能形成复杂而和谐的风味体验。”

  “今年的车厘子色泽红亮,皮薄肉厚,清甜爽口。”榆中县金豆豆农庄负责人徐兆飞向记者分享今年百亩果园里结出的累累硕果。为了让车厘子吃着更有“水果味”,徐兆飞下了不少功夫。“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和生长调节剂,水果甜度上去了,但风味不足,失去了传统水果的丰富口感。于是我们就把化肥改为农家肥和生物菌肥。”徐兆飞告诉记者,这种回归传统的施肥方式虽然成本更高,产量可能更低,但却能种出更加自然、风味更丰富的水果。

  从追求极致的甜度到寻找自然的“水果味”,这不仅是口味的变化,更是消费理念的升级。随着越来越多果农开始采用生态种植方式,以及消费者对水果品质要求的提高,水果市场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在市场上更容易地找到那些有着“小时候味道”的水果——不是最甜的,但却是最有“水果味”的。

  本报记者 陈梦圆 见习记者 魏晓莹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