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白银

让市民体味科学乐趣触摸科普温度——白银市扎实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纪实

2025-09-15 11:39 来源:中国甘肃网-白银日报

  原标题:让市民体味科学乐趣触摸科普温度

  ——白银市扎实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纪实

  白银融媒记者 乔斌

  在田间地头,一堂生动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科普课为种植户答疑解惑。“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发挥率”“如何提高种子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在“一对一”问答中,大家掌握了种植知识;在社区,医疗专家为居民讲解健康知识、开展现场义诊,努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在校园,科普专家为中小学生带去科学基础知识、前沿科学技术、科学家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

  今年以来,白银市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坚持全域覆盖、多元协同、精准服务,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科普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集中与常态并重的方式,推动科普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学动能。

  筑牢阵地、全媒传播,科普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怎样让科普真正贴近生活、惠及群众?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大科普格局?白银市从阵地建设、内容供给、服务方式多维度发力,让科学知识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全市积极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宣传信息化、科普供给多元化“三化工程”,构建既有“高精尖”又有“烟火气”的阵地体系,依托“科普甘肃”APP平台,联动各级科协组织、学会协会、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科协、高校和医院科协等力量,拓宽科普资源生产与传播渠道,鼓励社会机构和公众参与科普创作,形成科普资源生产的良性循环机制。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白银市精准推送科普内容,通过科普大屏、移动终端等载体,将优质资源送达群众身边。充分发挥科技小院、农技协、企业科协的基层优势,组织开展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答活动,三期活动参与人数超12.5万人次,群众参与热情高、反响好。依托“科普甘肃”融媒号与“科普白银”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图文、视频类科普信息300余条,集中展示科普亮点,营造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拓展阵地、强化服务,构建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

  “火苗竟然可以在手掌上‘跳舞’!”“可乐是怎么变成清水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分哪几步?”

  为了让科普“走心”、群众“来电”,白银市着重在创新服务模式上下功夫,不断推进科普活动从量的拓展转向质的提升,组织高质量科普活动,带动全民参与共享,一起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感受科技的魅力。

  持续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今年,景泰县、白银区科技馆实现免费开放,惠及更多群众;靖远肉苁蓉科技小院成功入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景泰寒旱农业、会宁小杂粮、靖远蔬菜等三家科技小院申报“甘肃省科技小院”,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产业顾问组项目也在会宁县、靖远县稳步推进。

  依托“全国科普日”“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科学表演秀、科普展览、科技咨询、专家讲座等活动40余场,发放科普资料2万余份,惠及群众2万余人。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接待观众4万余人次,有效拓展了科普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增强供给、凝聚力量,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白银市充分发挥科协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建立科协工作人员包抓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广泛团结和引导科技工作者扎根一线,实现对企业、学会、院士工作站及基层科技人员的联系全覆盖。

  作为新兴领域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科协推动学会党组织有效覆盖,健全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机制,促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使党建成为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产学研协同的“红色引擎”。

  同时,积极推动企业、高校和医院建立科协组织,新成立白银石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科协和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科协;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正式组建,为青年人才成长与服务社会搭建起新平台。此外,全市成功申报2025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9个,落实奖补资金120万元;持续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完成7家基地续建,新建甘肃智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同创新基地,全市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唯有一流的科普工作,才会形成一流的科技软实力,才能真正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白银市正快马加鞭,让更多市民体味到科学的乐趣,触摸到科普的温度,续写科技创新新的华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