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甘快看】甘肃省妇联:“小驿站”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2025-09-13 19:56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甘肃省妇联:“小驿站”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新华网兰州9月13日电(刘欣瑜)甘肃省妇联近年来创新打造巾帼家政服务驿站,推动家政服务进社区,有效促进巾帼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目前,全省已建成驿站50个,累计服务家庭1.3万户,逐步破解“找不到、不满意、不放心”的家政服务难题,助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创新服务机制,推行“一人一证一码”

  甘肃省妇联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试点探索“一人一证一码”上门服务模式,即家政员亮证上岗、客户扫码验真、双向评价反馈。

  家住七里河区的市民张兰兰通过电话预约保洁服务,第二天专业人员即上门亮证验真,高效完成全屋清洁。“预约方便,干活专业,社区家政服务让人放心省心。”张兰兰说。

  兰州市七里河区柳家营社区巾帼家政服务驿站负责人陈灵龙介绍,“一人一证一码”模式为每位服务人员配备上门证,用户扫码即可核验人员信息,有效推动了服务规范化、透明化,提升了用户信任度、满意度及安全性。

图为兰州市七里河区柳家营社区巾帼家政服务驿站工作人员上门进行厨房保洁服务。(甘肃省妇联供图)

  此外,甘肃省妇联在全省推行标准化服务,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服务流程和质量评估体系,实行“居民点单、驿站派单、企业接单、家庭评单”的四单工作法,开展助餐、助洁、助医等个性化服务,实现服务全程可追溯、质量有保障。

  深度融合网格管理,打造“15分钟家政服务圈”

  近年来,甘肃省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整合资源,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网格赋能的三维服务体系,切实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网格赋能方面,甘肃省妇联推动驿站与社区网格深度融合。由网格员担任联络员,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等精准摸排居民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和“服务地图”,构建“15分钟家政服务圈”。

  庆阳市西峰区宁县西路社区巾帼家政服务驿站自建成以来,依托网格化管理,精准掌握辖区妇女就业意愿与居民服务需求,针对性开设“10分钟高效保洁”“月子餐制作”等课程,已培训妇女161人。

图为培训人员参加母婴护理技能培训。(甘肃省妇联供图)

  西峰区宁县西路社区巾帼家政服务驿站负责人米娟娟介绍,驿站同步开发线上服务平台,设立智慧终端展示屏,方便群众了解家政服务信息。目前,已完成家政订单214个。

图为庆阳市西峰区宁县西路社区巾帼家政服务驿站智慧终端展示屏。(甘肃省妇联供图)

  据了解,甘肃省妇联还探索建设数智化平台,各地驿站陆续上线“巾帼家政服务驿站”微信小程序,实现查询、预约、支付、评价全流程线上办理。截至目前,线上下单率超60%,“互联网+家政”正成为家政服务新引擎。

  强化技能培训与就业对接,助力妇女“家门口”就业

  甘肃省妇联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定向输转等方式,推动巾帼家政创新发展。今年以来,已培训妇女超5500人,资格考核通过率超80%。

  45岁的杨玲玲自进入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巾帼家政服务驿站工作以来,带领团队开展公益活动40余场,服务3000余人次。去年11月,杨玲玲参加了甘肃省人社厅首届家政创业孵化带动就业“陪跑计划”,获评优秀学员。

图为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巾帼家政服务驿站举办母婴护理技能培训班。(甘肃省妇联供图)

  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巾帼家政服务驿站负责人杨济璠介绍,驿站一方面打造便民服务阵地,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助力失业、待业人群通过家政培训实现“一人就业、两家幸福”。

  据了解,甘肃省妇联还拓宽就业输送渠道,积极与月子中心、养老机构及省外企业建立“订单式”合作,截至目前已帮助2116名妇女稳定就业。

  下一步,甘肃省妇联将继续在“提质、扩面、融合、关爱”上发力,推动巾帼家政服务向更高质量、更广覆盖、更加智能发展,真正把驿站建成妇女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幸福家园”。(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