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祁连山下是我家丨从“河西粮仓”到多元农业:高台书写特色发展“致富经”

2025-09-12 09:36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从“河西粮仓”到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从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到全省高原夏菜重要供应地,高台县正以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格局,书写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9月11日,“祁连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采访团走进张掖高台县,探寻其从“河西粮仓”蝶变,以蔬、椒、瓜等特色农业构建多元格局,驱动现代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路径。

  蔬菜产业:绿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

  高台县立足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资源,突出蔬菜主产区功能定位,通过“做大基地、做精产品、做长链条、做优品牌”的发展思路,推动产业规模与效益双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18.21万亩,其中露地蔬菜15.56万亩,设施蔬菜2.65万亩,总产量17.9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7.5亿元。

  加工物流园区内,9家企业入驻,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8%,园区农产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

  科技支撑方面,通过推广集约化育苗、平作水肥一体化、新品种引进、机械化作业4项重点技术,建成7个千亩级标准化基地,2025年上半年新引入辣椒、西瓜等新品种85个,为产业注入持续动能。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9个,“高台黑番茄”“高台辣椒干”荣获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与省级名牌产品多点开花。

  2025年上半年,实施品牌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10个,认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44个,“甘味”农产品12个,“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12个,蔬菜监测综合合格率达到98%以上。蔬菜产业在总量扩张、标准提升、市场化加速的同时,带动农民实现了“四季”增收。

  辣椒产业:红火小椒撬动大市场

  其中,高台辣椒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出高效”为定位,构建起完善的生产、经营和销售体系,形成“两区一带”的发展格局,为农业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全县种植辣椒6万亩,建成以南华镇等为主的万亩镇3个、千亩村15个,带动2万户农户年均增收900元以上。

  品牌建设上,“高台辣椒干”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地理证明商标“双认证”,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

  生产体系中,联合遵义辣椒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成立高台辣椒研究院,锚定打造“中国辣椒看西北,辣椒种芯在高台”种业高地,通过“四统一”管理方式,构建“智能育苗-机械移栽-水肥调控-绿色防控-机械采收”全链条技术体系,打造15个标准化优质辣椒生产基地,不断夯实发展根基,带动辣椒产业提质增效。

  销售端,通过订单农业稳定4万亩种植面积,与保银集团、海天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产品畅销广东、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形成“小辣椒大产业”的集聚效应。

  蜜瓜产业:甜蜜经济铺就致富路

  在高台县南华镇成号村,千亩蜜瓜产业园以“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农企联动”为路径,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典范。产业园规划占地3000亩,已建成1000亩钢架大棚2900余座。

  通过注册“祁汁果”商标、与山东久鸿等企业合作,辐射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发展订单农业,2024年蜜瓜年产量达1400吨,实现经营收入600多万元,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地务工100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60多万元。

  据了解,2024年底,产业园二期扩建项目落地,新增500亩种植区与860座大棚,育苗16万株,新建分拣车间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终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产业,高台县正以特色农业为笔,以科技创新为墨,在河西大地上书写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答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