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科技赋能梨园丰产增收

金秋时节,静宁县界石铺镇万亩早酥梨园翠绿硕大的梨子挂满枝头,吸引青海西宁、甘肃陇南等外地客商前来收购,果农忙碌采摘出售,处处弥漫着梨子清香和增产丰收的喜悦。
“我现在是第二茬采摘梨子,距离头茬梨子卖完不到半月时间,这些梨子80%已经长到150克以上,达到收购标准。这都是梨园土壤改良和科学管理的功劳。”李堡村果农孙进平笑着说。
界石铺镇早酥梨产业发展已经30余年,长期种植使得部分梨园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和树龄老化成为制约梨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状况,界石铺镇积极探索科技赋能之路,让早酥梨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高肥力土壤是生产优质酥梨的基础,梨园土壤管理的核心在于提高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的重要途径是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副所长李鹏鹏介绍。
为解决梨园土壤问题,自2022年起,界石铺镇联系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连续4年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果业技术人员采集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制定施肥方案,指导果农充分利用当地养殖场畜禽粪便丰富的有利资源,减少化肥用量,熟化深施有机肥,并适时补充微量元素。
通过土壤改良措施的全面落实,梨园土壤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为早酥梨的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孙进平家的1.8亩梨园按照配方深施牛粪和鸡粪腐化的有机肥,地力提升后,梨子产量相比以前明显提高:“今年梨子亩产在4500斤以上,而且个大形正、皮色青翠。”
绿色生产技术是提升梨子品质的关键。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和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果业专家及技术人员指导下,界石铺镇镇村干部分组包片,在冬春两季组织果农深入开展梨树整形修剪,彻底清理果园,全面覆盖地膜。夏秋季梨园悬挂虫害防治粘贴板、糖醋液诱捕器,利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切实提升梨子口感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为解决品种单一、树龄老化等问题,界石铺镇按照果业专家建议,采用除老植新的“换血”做法,淘汰树龄长、长势差的老树,重新栽种早酥红梨优势品种新苗。今春,镇上统一选调早酥红梨苗木,完成1800亩老旧梨园改造和500亩新园幼苗栽植。经过精心管护,新栽苗木成活率95%以上,长势良好。
“早酥红梨的花、幼叶、果皮都呈红色,果实形状与早酥梨相似,脆嫩多汁,收购价是普通早酥梨的两倍,市场前景广阔。”界石铺镇政府干部张晓军说。
科技赋能,梨园丰产增收。据了解,今年全镇1.3万亩早酥梨总产量将达到1.6万吨,实现产值6400万元。
通讯员 田博 文/图
- 2025-09-09漳县:小药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 2025-09-09华亭:核桃压枝丰收景 产业赋能振兴路
- 2025-09-09玉门:番茄满田垄 映“红”乡村致富路
- 2025-09-09玉门:田间地头秋色浓 千亩葵花庆“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