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里夜未央——嘉峪关市以活力迸发夜经济点亮消费新图景纪实
原标题:烟火气里夜未央——我市以活力迸发夜经济点亮消费新图景纪实
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玲
当暮色为丝路古城嘉峪关披上轻纱,白日的喧嚣渐次褪去,点点灯火却为这座城市点亮了另一番繁华。
从关城脚下的沉浸式实景剧,到方特园区的科技光影秀,再到雄关夜市升腾的烟火气,这座城市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体验为核”,将夜间时光打造成文旅消费的黄金时段,让“万里长城丝绸路·欢乐旅游嘉峪关”的品牌在夜色中愈发璀璨,绘就出夜经济发展的生动图景。
实景夜游 激活长城文化魅力
“摸过嘉峪关长城的城砖才知道,连石头都带着历史的温度!这哪是看剧啊,明明是踩着光影走进了六百余年的长城里!”来自陕西的游客刘女士赞叹的话语充分体现出《天下嘉峪关》夜游灯光剧的独特魅力。
当一束激光轻触这些镌刻着历史的砖石,张骞策马西行的雄浑身影骤然浮现,与身旁现代游客的惊叹目光悄然交叠,古老的长城史诗便在这沉浸式体验中缓缓流转,这部中国首部原址实景长城文化沉浸式夜游灯光剧,每晚都在这里为游客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作为我市抢抓夜游经济机遇的标杆项目,《天下嘉峪关》的诞生离不开政策与资金的双重助力。2024年,我市争取省级文旅融合发展竞争性项目补助资金800万元,依托关城原址地貌,以长城历史为脉络,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还原戍边生活、丝路通商等经典场景。
从“白天观光”到“全景全时”,嘉峪关的探索正重新定义长城文化的打开方式。《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的成功,本质上是一场“历史与现代的对话”:用激光投影让城墙成为“会讲故事的屏幕”,用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转化为消费场景,用沉浸体验让“家国天下”的精神内核直抵人心。
该项目自推出以来,热度持续攀升:3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10余次被央视各平台专题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更是多角度、全方位解读其创新价值。
亮眼的宣传效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客流增长,关城景区单日游客峰值达5.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这不仅让“过境游”的游客主动停下脚步,开启“过夜游”的深度体验,更让长城文化在夜间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甘肃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范。
科技赋能 解锁夜游新体验
若说关城的夜是历史的回响,那嘉峪关方特两大园区的夜,则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活力绽放。今年暑期,方特丝路神画与方特欢乐世界围绕“文化+科技”核心,推出差异化夜游活动,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游玩体验。
走进方特丝路神画,丝路小镇里满是身着古装的NPC:“古代商旅”肩扛货担吆喝叫卖,“边疆将士”手持兵器巡视巡逻,游客可随时加入互动,或化身丝路商人与“商贩”讨价还价,或跟随“将士”学习基本武艺,沉浸式感受丝路通商的热闹场景。
夜幕渐深,数百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精准排列,先后勾勒出星河、骆驼、飞天等极具丝路特色的图案,与地面的灯光秀交相辉映,引得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震撼瞬间。而《梁祝》《牛郎织女》等经典IP项目,更是通过全景AR、升降式球幕影院等技术,让游客“亲历”神话故事——看蝴蝶在AR光影中翩翩起舞,随牛郎织女一同翱翔星空,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下“活”了起来。
方特欢乐世界则聚焦“夏夜狂欢”,不仅延长营业时间开放夜场,还新增落日音乐会、城堡烟花秀等内容。傍晚时分,乐队的旋律在园区回荡,游客们或坐在草坪上静静聆听,或跟着节奏轻轻哼唱;待到夜间,城堡上空绽放出五彩烟花,金色的火花映照着孩子们的笑脸,也让大人们重拾童年的浪漫。
两大园区通过差异化定位,既满足了家庭游客、文化爱好者等不同群体的需求,更推动嘉峪关夜游从“观光打卡”向“深度体验”升级。
烟火夜市 点燃消费新活力
当关城的实景剧落下帷幕,方特的烟花秀暂歇,雄关夜市的烟火气正浓。自7月18日以“夜聚雄关城·味蕾狂欢季”为主题开市以来,这个集美食、游乐、非遗于一体的夜市成为激活夜间消费的“新引擎”,凭借独特文化氛围、丰富消费体验和规范管理模式,迅速成为本地夜间经济亮丽名片,充分体现“文化+休闲+夜经济”模式的强大吸引力。
走进夜市,50余个标准化美食展位前香气扑鼻:嘉峪关烤肉的滋滋声不绝于耳,“除了羊毛不烤,浑身上下都是宝”的羊肉是夜市上最受欢迎的食物,金黄的烤肉裹满孜然,烧壳子、炒拨拉、黑酿皮、肉夹馍等名优小吃齐聚,满足不同食客的味蕾。
市民张先生带着妻儿专程而来,“孩子爱吃烤串,我和爱人喜欢尝各种小吃,一家人的欢乐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
为保障夜市持续健康运营,雄关夜市管理办公室制定并严格执行《嘉峪关雄关夜市综合管理制度条例》,从准入、经营、卫生、安全、服务等多方面实现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为“安心消费”筑牢制度根基,各部门也在此基础上协同保障——商务部门统筹规划摊位布局,公安部门加强安全巡查,城管与市容环卫部门保障环境整洁,消防部门做好应急准备,让游客在享受烟火气的同时,更能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
在准入机制上,夜市严格审核经营者资质,要求餐饮类摊位提供健康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及食材溯源票据,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所有摊位均需缴纳押金,规范经营行为。
“我们每天都会对食材、卫生进行抽检,让大家吃得放心。”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严格的标准让这里不仅是美食聚集地,更是饮食文化的展示窗口。
卫生与安全是夜市管理的重中之重。夜市实行“摊前三包”制度,要求经营者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秩序;食品摊位严格执行生熟分开、温度控制和保质期公示等标准;消防方面,每摊配备灭火器,严格管控燃气使用与用电安全,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治安与投诉处理同样高效,保安每小时巡逻一次,投诉中心接诉后第一时间响应,消费纠纷快速处理完毕,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除了美食,夜市还打造了“亲子休闲+非遗体验”的多元场景:30种游乐项目里,孩子们在旋转木马、小火车上尽情欢笑;50家特色商品摊位前,手工艺品、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每日上演的非遗表演更是“吸睛又吸粉”——火壶秀、风火轮等绝技轮番登场,配合主题焰火,将嘉峪关的历史故事化作夜空中的璀璨画卷。
“既能吃美食,又能看非遗,这样的夜市太有意义了,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嘉峪关的烟火气和文化味!”游客李女士感叹道。
从关城的文化夜游,到方特的科技体验,再到夜市的烟火消费,嘉峪关正以多元业态丰富夜经济内涵,推动旅游发展格局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未来,这座城市将继续深耕“文化+科技+旅游”模式,让夜间时光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新窗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 2025-09-03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任命名单
- 2025-09-032025年度全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 嘉峪关市、甘肃矿区(嘉峪关考点)开考
- 2025-09-03嘉峪关市新投用幼儿园开学活力绽放
- 2025-09-03嘉峪关市多措并举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