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定西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定西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史炬炜
“十四五”期间,定西市自然资源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紧盯加力建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地”目标要求,扛牢政治责任,狠抓任务落实,努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十五五”开头奠好基、开好头。
规划引领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格局。科学编制《定西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统筹生态修复治理布局,为全市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指导。同时,配套《定西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定西渭河源区水源涵养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方案》《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区定西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等一揽子专项规划和方案,建立“一心、两廊、五河、五区、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四大生态修复区,搭建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四梁八柱,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
底线思维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建立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市“三区三线”划定耕地保护面积1231.73万亩,较“十三五”期间增加56.05万亩,占全省耕地保护总面积的16%;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32.15万亩,较“十三五”期间增加97.84万亩。建立全天候、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监管格局,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行为。
节约集约推动式绿色低碳转型。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监管,督促建设项目用地单位切实履行土地复垦法定义务,确保“谁损毁、谁复垦”。落实仓储、物流业等项目建设土地使用标准,强化用途管制,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树牢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持之以恒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通过租赁厂房、转让土地、合资运营等多种方式“腾笼换鸟”,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05万亩、闲置土地775亩,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土地开发利用由“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
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建立全市矿山治理修复科学机制,做好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扎实开展砂石料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系统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紧盯“黄河”战略、“双碳”战略、兰西城市群建设、1万亿国债等国家政策投资导向,实施生态修复项目41个,投资2.04亿元,依托地质灾害工程治理资金2.46亿元,实施地灾风险调查、监测预警、工程治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9.316亿元,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累计建成集中安置点97个,9316户3.4万群众搬入新居,远离自然灾害威胁。积极谋划争取黄河重点生态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总投资5亿元,全力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带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多业态共同发展,实现生态和收益双赢。
- 2025-09-05汪尚学现场督办政协委员提案
- 2025-09-05定西市干部群众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 2025-09-05“当归之乡”岷县:中药材全链条发展成“致富宝”
- 2025-09-05汪尚学在漳县调研时强调 夯实工作基础 提升工作质效全力以赴固成果促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