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张林村集体经济产业园见闻
原标题:凉州区武南镇张林村集体经济产业园见闻
秋日清晨,凉州区武南镇张林村集体经济产业园的日光温室里,晨光透过薄膜洒在藤蔓间。“皇贵妃”彩椒红得透亮,“长青龙”螺丝椒绿得鲜亮,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箱,一箱箱码放整齐的新鲜辣椒被运往附近的冷链保鲜库,棚内的椒香与村民谈笑声交织在一起,透着满满生机与希望。
这片日光温室,藏着15个村的“抱团密码”。近年来,武南镇紧扣现代农业发展脉搏,由张林村党支部牵头,联合周边15个村,以“集体联建、企业筹建、项目支撑”的方式整合筹资1300多万元,建成90座全钢架拱型日光温室,总面积达200亩,成功推动日光温室产业从过去的“小而散”向如今的“广而聚”转变,用紧密的“组织链”串起了高效的“产业链”,让各村抱团迈出产业发展新步伐。
“我们成功引进宁夏百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品种选育到田间管理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凉州区武南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志坚介绍,产业园主要培育的是“皇贵妃”“锦红一号”和“长青龙”“欣荣一号”等“新、特、优”高效益蔬菜,采取“一年一茬”的种植方式,在4月上旬陆续定植,7月上旬开始上市,陆续采摘到11月下旬,棚均产量15000公斤。
为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价值,武南镇巧妙盘活张林村闲置校舍,建成1200立方米、贮藏能力达3万吨的冷链保鲜库,同步配套蔬菜分拣、净菜加工、产品包装等基础设施,直接让农产品附加值提升20%以上,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产业园已形成“企业+基地+电商+订单种植”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华润万家、物美等连锁超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稳定合作,新鲜蔬菜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成都等一线城市,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便捷通道。
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群众共享红利。正在装箱的村民谢兰英笑着说:“来产业园打工,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孩子,每月还能挣3000多元。”她的笑声感染了身边的工友,大家手上的动作更快了几分。
张林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充分发挥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持续为周边群众提供科学高效的种植技术指导和稳定的就业岗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如今,张林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年产量稳定在135万公斤以上,产值可达600万元以上,棚均收入达6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3万元,吸纳周边500余名劳动力就近务工,劳务创收120万元以上,形成企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户致富的多赢局面。随着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武南镇正以现代农业为引擎,加速绘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 记者张婷 叶敏)
- 2025-09-01简帛文化暨凉州学的打造与多元文化融合主题座谈会侧记
- 2025-09-01武威市民勤县双茨科镇蜂鸣奏响“致富曲” 携手同筑“共富路”
- 2025-09-012025年凉州区“爱满鹊桥·缘定七夕”集体颁证仪式举行
- 2025-09-01“无抗”智养羊满棚—— 武威古浪县西靖镇 “无抗” 肉羊养殖小区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