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成为推动兰州市乡村振兴金字招牌
原标题:品牌化建设 产业链延伸 创新型营销
“甘味”成为推动我市乡村振兴金字招牌
从兰州城关区的品牌授权店到安宁区的展销中心,从七里河区的百合产业园到兰洽会的产销对接现场,甘肃“甘味”农产品正以丰富的品类、优质的品质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兰州市通过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创新营销等举措,让“甘味”从地方特产升级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打造一站式体验平台
近日,甘味农产品安宁展销中心NO.86在十里店文化中心正式开启营业模式。作为兰州市“一区一店”战略布局中安宁区唯一的甘味品牌授权店,该中心以150平方米的展销空间,集中展示甘肃省200余种特色农产品,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站式“甘味”体验平台。后续,该店商品种类将扩充至500余种。
展销中心内环境整洁明亮,货架上整齐陈列着贴有“甘味”标识的各类优质商品。从兰州沙棘汁、定西宽粉到三炮台茶,每一件商品都承载着甘肃的地域特色。“我们所有产品都经过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和农垦集团严格把关,确保品质优良、价格亲民。”甘味农产品安宁展销中心店长达薛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该展销中心由安宁区农业农村局推荐,经过甘肃省农垦严格审核、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销协会审批设立。所有产品均通过甘肃农垦“甘味”平台统一采购,从源头保障品质。“我们坚持品牌引领、品质保证的原则,既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又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工作人员补充道。
记者获悉,该中心自8月11日试营业以来,已吸引不少周边居民和外地游客前来选购,沙棘汁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产品。试营业期间主要依靠线下宣传,毗邻的酒店也为店里带来了不少客源。后续还将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让“甘味”品牌走出甘肃。
家住附近的薛梅说:“我出差经常在火车上能看到‘甘味’产品,好多人都特别认可。平时孩子就爱喝静宁的苹果汁,现在家门口有这样一家集合店,省内的各种特色农产品都能买到,价格还亲民,我觉得特别好”。
“以前在机场买特产总觉得价格偏高,这里的官方授权店不仅种类齐全,价格也透明实惠,正好带些甘肃特产回去与家人分享。”正在选购商品的西安游客燕飞告诉记者。
“我们不仅是一个销售终端,更是展示甘肃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达薛表示,展销中心汇聚了全省各地的优质农产品,通过我们的平台,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甘肃特产,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品牌机制持续完善
在位于兰州市金城关黄河文化旅游街的甘肃敦朴科技有限公司“甘味”农产品品牌授权店内,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种“甘味”目录产品,还有不少顾客正在挑选。店长告诉记者:“我们店的产品都是源自甘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自从开店以来,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店内还搭配销售甘肃各地的文创产品,充分展现了甘肃的地域文化与特色。
据了解,城关区高度重视“甘味”品牌机制的建立。在品质管控上,从源头抓起,严格监管农资使用,推广绿色、有机种植养殖技术。在品牌培育方面,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挖掘特色资源,通过培训、指导等方式,提升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塑造能力。同时,在市场推广上,整合资源,拓宽渠道,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还借助电商、直播等新兴方式进行销售。
自2020年起,该区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前已有6家企业成功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培育出了陇萃堂、黍佬大等6个农产品品牌。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
在产业支撑方面,该区优化种植结构,形成了“南粮北菜”的种植格局。2024年,全区粮食产量300余吨,蔬菜(含马铃薯)产量近6000吨,西甜瓜产量超3000吨,园林水果产量超6000吨。青白石街道水源村凭借“白兰瓜之乡”的优势,通过“良种配良法”种植高品质白兰瓜,伏龙坪兰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番茄也通过订单种植,直接发往外地,保障了农民收益。
“我们以品牌强农为抓手,通过平台建设、渠道创新、政策扶持和文化赋能,让‘甘味’农产品从地方特产升级为全国知名品牌。”城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甘味出陇”“甘味出海”,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
近期,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系列活动“2025甘味”农产品产销对接暨“陇供优选”线上线下平台推介活动,在小西湖公园南门广场举办。现场百余种“甘味”农产品、百合制品及农户直供的绿色果蔬等优质农产品备受青睐,市民踊跃品尝选购。“农产品新鲜实惠,有些商品要比平时买便宜3到5块钱,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在现场购买商品的李女士表示。
作为“甘味”品牌的重要成员,兰州百合早已凭借400年种植历史和食药两用特质声名远播。而七里河区作为兰州百合的核心主产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和长期积累的栽培技术,出产的百合色白、个大、味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闻名遐迩的“百合之乡”。
在七里河区宏瑞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将分级挑选的百合鳞片封装,隔壁展架上,百合面膜、百合阿胶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这几年我们不光在做好精品百合上下功夫,更是注重产品研发,就是想让百合从论斤卖变成按功效卖。”合作社负责人陈得琴介绍,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在江苏、广州等地市场热卖,正是“甘味”品牌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目前,七里河区“甘味”品牌认定企业达到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合作社2家;“甘味”区域公用品牌1个,形成“省级公用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商标”的三级体系。该区现已建成规模化的百合冷藏库68座,培育了百合加工企业150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生产销售的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净片真空包装兰州百合、兰州百合干、百合粉、百合酥、百合饼干、百合生片、百合面膜、百合醋以及百合八宝茶等一系列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百合产品,构建起系列化、多元化的百合产品矩阵。
“我们将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不断探索新型消费场景、新型服务形式,同时加强与各部门、各机构交流合作,不断形成供销合力,更好地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力军’作用,让更多优质农产品借‘甘味’东风走向全国。”七里河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北京华联超市“甘味臻选”广场店、红星店、安宁展销中心的启动运营,甘肃省“甘味”品牌建设“进商超”工作步伐明显加快。此举,进一步扩大“甘味”品牌市场占有率,让更多健康美味的“甘味”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甘肃省立足寒旱特色农业优势,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集群和地方特色农产品,通过大力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推动“甘味”由树品牌向拓市场转段,扩大“甘味”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甘味”品牌市场占有率。
上半年,我省在“甘味”品牌建设工作中,新设北京、河北、广东、浙江、重庆、四川、长沙7个“甘味”市场运营中心,省内入驻华润万家等5家商超和“德美”等市县连锁超市,在省外巩固拓展长沙等4家商超,组织入驻鲁商集团、天津食品集团旗下商超。截至目前,“甘味”农产品省内外展销中心总数达到98家,上半年实现“甘味”农产品销售额154亿元,同比增长13.3%。
在此过程中,兰州市始终坚持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新发展阶段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力点,以品牌强农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甘味”品牌培育为抓手,依托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产品优势和产业文化,进一步加强市场引导、宣传推介、培育提升、维权保护、配套保障,着力构建区域公用品牌、特色优势产品品牌、企业知名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现代乡村产业品牌体系,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兰州市重点培育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4个(兰州高原夏菜、兰州百合、苦水玫瑰、榆中大白菜),省级“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兰州高原夏菜、兰州百合、苦水玫瑰、榆中大白菜、皋兰软儿梨、皋兰禾尚头、安宁白凤桃),“甘味”企业商标品牌42个。2024年,兰州高原夏菜入选全国大暑节气名优特产品金名片,永登虹鳟鱼入选第二批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兰州百合入围区域农业品牌全国百强榜。
记者手记
用统一招牌为千百农产品价值加成
从政府严格“把关”的源头管控,到农垦集团统一采购的平台化运作,“甘味”破解了过去特产“散、小、弱”、消费者不敢买、农产品卖不出去的困境。“甘味”,用一块统一的招牌,为千百种农产品作了信用背书和价值加成,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甘味”农产品不仅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放心选择,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随着“甘味出陇”“甘味出海”的持续推进,“甘味”品牌正通过品质提升、渠道创新和文化赋能,不断突破地域局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的名片愈发闪亮。(记者 彭美姣 颜娜 周栋楠 张万宏)
- 2025-08-21今年甘肃省已下达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15397万元
- 2025-08-18从明朝“活化石”到现代“致富种”——一棵小麦的500年逆袭
- 2025-08-18甘肃:“土特产”迎来大丰收 “甘味”招牌拓宽致富路
- 2025-08-16甘肃新闻丨多措并举应急救援 解农户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