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甘快看】e法耀陇原丨张掖甘州:“绿色检察”守护绿水青山

2025-08-24 20:35 来源:奔流新闻

【专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专题】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

  奔流新闻讯(首席记者 张鹏翔 实习生 沈嵘娟)地处国家“两屏三带”主体功能核心区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是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甘州区人民检察院创新构建“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多元化协作”生态修复模式,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检察力量。

  张掖生态地位特殊,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6%的面积在其境内,黑河穿境而过形成61.8万亩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对特殊的生态使命,甘州区检察院聚焦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探索出一条生态司法修复新路径。

  2021年,该院联合区法院、公安分局、林草局及青绿林草投资公司,在黑河林场建立涉林案件补植补造基地。通过签订代为履行协议、缴纳修复费用等方式,有效解决了违法行为人“无处种树、管护难、成活低”等实际问题。

  “由临泽县公安局侦查终结、我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田某林滥伐林木一案。被告人田某林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林木248株,立木蓄积41.5282立方米,数量较大,其行为已构成滥伐林木罪。”甘州区检察院干警李文娟介绍,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期间,按照1株树20元×3倍的标准,田某林缴纳补植补造费用14880元。案件起诉至法院后,因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且积极缴纳补植补造费用,法院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2万元。目前,甘州区青绿林草投资公司在黑河林场涉林案件补植补造基地已代为补植苗木500余亩,实现了惩治犯罪与生态修复的双赢,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我们打造的不仅是生态修复基地,更是法治教育基地。”甘州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修复补植补种基地”集惩治、教育、修复为一体,旨在落实违法者的环境修复责任,对违法单位和个人起到震慑、教育效果。同时,持续深化“绿色检察”实践,加强部门协作,推动生态修复基地实质化运行,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