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e法耀陇原丨从“单向灌输”到“全域共振” 甘肃为青少年扣好法治纽扣

2025-08-22 20: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浪潮中,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工程,正以创新之姿在陇原大地落地生根。

  甘肃省以“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协同推进”为原则,通过跨部门联动、多维度创新、全链条覆盖,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学校实践、家庭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为青少年扣好人生“法治纽扣”提供了甘肃样本。

  从“我讲你听”到“青春共鸣”

  面对传统法治教育“教育形式单一化、资源整合不够、内容针对性不足”的三大痛点,共青团甘肃省委联合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等10余家单位,自2022年起打造“同上一堂法治课”品牌项目。

  项目构建“四维联动”机制:省级统筹策划、市州县区组织落地、学校深度实践,形成三级联动网络覆盖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的中小学校。

  2025年,根据主题需求引入卫健、科协等专业机构,实现“法治+教育+媒体+专业”的资源深度融合。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项目通过“主题设计精准化、案例教学场景化、互动形式多元化”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将抽象法条转化为鲜活实践。

  每年中高考前夕,“科学减压 轻松应考主题节目于高考前展播,旨在助力青少年在紧张学习中掌握有效减压方法,以轻松心态应考2024至2025年,结合邪教危害及公共卫生实际需求,新增“崇尚科学 抵制邪教”和“青春无艾 美好未来”等主题。前者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世界观,远离邪教侵害,后者关注青少年健康,尤其是艾滋病预防,帮助其树立正确健康观念,为美好未来筑牢基础。

  从“一课一隅”到“全域护航”

  甘肃省教育厅创新推出“315分钟”常态化学习机制:每周一开展3分钟国旗下法治和安全教育、周二至周四每日1分钟法律晨读、每周五放学前或班会开展5分钟案例式法治和安全教育,将法治基因融入校园日常。

  “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宪法晨读”等普法活动覆盖大中小学师生。数据显示,在政务新媒体矩阵开设“与法同行”等专栏,制作发布的360余条法治推文累计播放量突破720万次,关注学生成长,筑牢校园法治安全线。

  在开学季、中高考等重要节点,录制播出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全省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法治课”等直播课,近两年累计播出8期,收看人次超过100万。

  在技术赋能方面,项目构建“直播+回看+短视频”传播矩阵,将40分钟课程拆解为5-8个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形成“长尾效应”。

  2025年“中小学生校园安全”课程中,通过学生演绎“校园欺凌情景剧”,由法官点评法律责任,让抽象法条转化为具体行为指引。

  与此同时,甘肃省委网信办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纳入全省2025年网络普法工作清单,统筹全省各市州、网络普法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及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平台等在“6·1”国际儿童节前后开展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的网上普法宣传。

  从“微光点点”到“星河成炬”

  数据显示,2022年,首课观看量达268万人次;2023年,5期累计观看量1002万人次;2024年,4期观看量达1088万人次;2025年截至目前,2期观看量已达329万人次。

  当下,这种“大法治教育”格局正在催生显著成效:项目实施四年来,累计覆盖全省80%以上中小学生,形成“学生主动学、家长跟着悟、社会齐参与”的生动局面。

  家长反馈显示,除观察到孩子主动规避风险、运用法律知识自我保护外,不少家长表示自身也通过陪同观看深化了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理解,在日常家庭教育中更注重渗透法治理念,亲子间围绕法治话题的交流显著增多。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批“小小法治宣讲员”正在涌现,他们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形式传播法治精神,带动身边同学共同提升。

  此外,甘肃省还不断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意识,开展“石榴籽一家亲”青少年民族团结专题学习862场次,宣传教育活动1280场,覆盖138万人次,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从“单打独斗”到“强化机制”

  甘肃省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还注重强化机制建设,共筑法治长城。

  一方面,不断健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机制,加强“家长课堂”建设,强化家校社共育合力,深入开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办法》立法工作,创建“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131个,开展“权益岗在行动: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主题活动。

  另一方面,不断完善青少年权益维护体系,围绕实施《甘肃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充分发挥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定期召开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压紧压实维护青少年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10个专责组工作责任,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同时,甘肃省还注重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实施“希望工程1+1—幻方量化助学计划”“文雅少年成长计划”等7个学生资助项目,资助3175人,发放资助金405.4万元。

  贯彻落实“爱心甘肃”建设工程部署,深入实施关爱困境青少年十项行动,持续深化希望工程助学品牌。

  此外,还建成运营“青年驿站”47家,提供床位1902张,有效解决青年求职过渡期住房需求。

  从“传统手段”到“科技赋能”

  在科技赋能方面,甘肃省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成网上共青团管理中心,实现了工作大数据的实时抓取、重点信息的捕捉。

  此外,甘肃省还推动12355青少年服务台提档升级,整合专业力量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与培训,提升服务台专业能力和响应效率。

  开展“青春自护·有你有我”系列活动近7000余场次,覆盖67.66万人次,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自护能力。

  站在新的起点,团省委计划建立青少年法治需求动态监测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兴趣偏好,实现课程内容的个性化推送。

  同时,将继续强化宣传引导与阵地建设、普法宣传与平台建设、关爱服务和帮扶矫治、沟通协作和一体联动等方面的工作,推进动态创稳创安、常态创安创稳、法治化创安创稳、刚柔并济创安创稳和群防群治创安创稳。

  法治教育不是一时之功,而需久久为功。

  从“同上一堂法治课”出发,甘肃正用法治的阳光雨露,浇灌出一朵朵挺拔向上的青春之树,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画卷写下生动的“甘肃篇章”。

  当法治的阳光洒满校园,当守法的种子深植心田,陇原大地的青少年正以自信从容的姿态,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