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嘉峪关

嘉峪关市多管齐下筑牢防汛减灾坚固防线

2025-08-20 11:02 来源:中国甘肃网-嘉峪关日报

  原标题:我市多管齐下筑牢防汛减灾坚固防线

  中国甘肃网8月20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立成 通讯员 王楠西)入汛以来,我市始终将防汛减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全市防汛减灾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思想认识,凝聚防汛救灾意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工作,先后召开防汛工作会议6次,深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明确要求各部门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全力做好汛期各项防范应对工作;开展实地调研5次,深入排查防汛风险隐患,强调各相关部门强化应急体系机制,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遵循“九个必须”要求,扎实推进防汛减灾各项工作。

  压实工作责任,构建齐抓共管格局。为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嘉峪关市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通过印发《嘉峪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全市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公示64名各级各类责任人、批复备案6座已注册中小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修订完善1个市级、3个镇级、17个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等措施,明确责任、细化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推动防汛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深化隐患排查,筑牢源头防控屏障。汛前,各成员单位对讨赖河嘉峪关市区段、城市防洪渠、山洪沟道、堤防、穿(跨)堤建筑物、水库、雨排管网等进行全面“地毯式”排查,建立风险隐患台账,实行销号管理。进入汛期,市防汛办联合相关部门,成立防汛检查小组,针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6处隐患,现场交办确认,并制定“一点一策”整改方案,坚决杜绝“想不到”的风险隐患。印发通知明确防汛工作及野外施工、来嘉旅游人员管理要求,对全市在建工程进行摸排,建立台账,确定“叫应”人员,遇特殊天气能及时通知到位,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强化预警避险,提升精准防控效能。气象部门严格落实“1263”精细化预警预报服务,开展强降水递进式预报预警。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滚动会商研判,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遇特殊天气,迅速启动“叫应”“叫醒”工作机制和“四级包抓”责任制,严格遵循“四个一律”和应转尽转要求,坚持“三个不怕”“四个宁可”原则,果断将受威胁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构建“有预警、有叫应、有行动、有反馈、有核实”的完整工作闭环机制,对特殊人群,包抓责任人实行“一对一”转移,确保转移避险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完善应急准备,增强处突实战能力。为提升应急处置效率,组织开展应急演练7场次、防汛知识培训4场次,有效增强了各方应急处置能力和群众防灾意识。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的要求,储备编织袋、麻袋、铁丝网、水泵、救生衣、手持照明灯等防汛物资;组建以水工类高级工程师为主的水旱灾害防御抢险技术专家队伍,依托民兵、消防救援、民间救援、施工企业、各乡镇等力量和多支防汛抢险队伍,签订大型机械设备使用协议,确保灾害发生时“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聚焦山洪防御,守牢群众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四级包抓”责任,落实灾害防御责任人、河道防汛责任人,组建预警信息员队伍,以全力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应对工作。修订完善3个镇级、17个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明确“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怎么管”五个核心环节,确定镇村避险点和避难转移路线,并将避险点和转移路线绘制成图,张贴醒目位置,方便群众熟悉掌握。

  严格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高效。气象、水文等部门建立“预警-响应-反馈”闭环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发得出、能收到、有回应”。市防汛办编发《嘉峪关市每日汛情专报》及时传递雨情、水情、汛情信息。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期间无脱岗、漏岗、擅离职守等现象。市防汛办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时调度防汛工作,及时收集雨情、水情、汛情、险情、灾情,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