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甘肃评论

提升民生温度贵在实干

2025-08-14 08:2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谢晓玲

  “您这项即收即办事项,稍等就好。”在金昌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窗口,市民王俊会刚递上车辆年审材料,便听到工作人员的回应。隔壁窗口,王多鑫也当场拿到了从业资格证诚信考核结果。这高效便捷的场景,正是金昌市交通运输系统刀刃向内改革、释放民生温度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金昌市交通运输系统聚焦群众所盼深化改革:审批“瘦身”提速、客运服务“指尖定制”、客货邮融合打通进村“最后一公里”——三箭齐发,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办事的每一个环节,转化为百姓日常出行和生活的点滴便利,让民生温度真实可感、触手可及。

  “审批瘦身”之箭,直指行政效能痛点。金昌市交通运输局以需求为导向,大刀阔斧精简流程:统一受理条件、材料清单与时限,提升窗口服务精准度。“一站式”终结奔波之苦,“告知承诺+容缺受理”让材料暂缺不再成拦路虎,帮办代办为企业铺平道路。改革成效斐然——审批承诺时限从654个工作日压缩至34个,即收即办事项从25项跃升至53项。每一处精简,都精准回应了办事者的期盼。

  “数字赋能”之箭,洞悉时代发展脉搏。面对个性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金昌拥抱技术变革,通过定制客运、智慧匹配实现“人选车”,盘活运力资源,大幅提升出行效率和满意度。市民张子龙深有体会:“去兰州,手机上预约,上门接送。”指尖轻点,“家门”直达“车门”。目前,全市6家企业、94辆定制客车穿梭于14条线路,织就覆盖城乡枢纽的便捷网络。今年1至5月,公路客运量同比增长17.46%,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数字翅膀实现了运力与需求的精准耦合。这不仅是服务升级,更是以新质生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生动实践。

  “客货邮融合”之箭,瞄准乡村发展短板。金川区双湾镇陈家沟村客货邮综合服务中心内,负责人来燕正在麻利地整理包裹:“以前取件要跑到镇上,现在家门口就行。”便利源于“交邮合作”创新:金川区巧借公交网络打通城乡物流“微循环”,穿梭城乡的客货邮专线公交,既高效代运邮快件进村,也将农产品运出乡村。区级统仓共配中心汇聚6家快递与11家物流企业,63个村邮站升级为综合服务点,快递实现“当日达”进村全覆盖,物流及农产品吞吐量超4000吨。这“最后一公里”的畅通,不仅便利了村民生活,更激活了乡村经济末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交通动能。

  金昌交通改革“三箭齐发”,箭箭精准命中优化营商环境与提升民生福祉的靶心:审批瘦身破除积弊,让行政效能“跑起来”;数字赋能紧盯群众需求,让出行服务“暖起来”;客货邮融合补齐短板,让乡村血脉“通起来”。当改革聚焦堵点痛点,勇于创新、善用科技、服务下沉,便能在提升行政效能的同时,让“民生温度”可感可触。金昌实践昭示:优化营商环境绝非空谈,提升民生温度贵在实干。这场兼具“速度”与“温度”的变革,正是实干为民的最有力注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