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从“孤岛”到希望:临夏公路人榆中鏖战三天三夜守护“生命通道”

2025-08-12 17:04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通讯员 方洁

  榆中县山洪灾害发生后,境内多条公路告急,路基掏空、桥梁冲毁、道路被泥石流彻底填埋……瞬间,多个乡镇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孤岛”,数万群众的生命通道被无情切断。灾情就是命令!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接到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应急调度指令后,立即启动跨区域应急响应,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抗争的道路抢险保通战役就此打响。

  星夜驰援,奔赴“抢险一线”

  8月8日,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火速组建了一支由24名精干力量组成的应急抢险队。调配应急照明设备、无人机高空照明设备、挖掘机、装载机、应急车辆、平板车及钢波纹管等应急物资,迅速向榆中灾区进发。夜色深沉,车辆在崎岖的道路上疾驰,抢险队员们心急如焚。他们深知,早一分钟到达,就能为灾区群众多争取一分生存的希望。经过数小时的奔波,终于抵达了榆中县马莲滩村。

  “当时道路完全被泥石流覆盖,最厚处超过2米。”抢险队副队长董忠回忆道。当队伍抵达马莲滩村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昔日平坦的公路已变成泥石流的“河道”,折断的树木与巨石混杂堆积,部分路段路基完全消失。

  彻夜奋战,点亮“希望之光”

  8月8日夜,在马莲滩村道路抢通现场,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调运的应急照明设备将黑暗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队员们顾不上长途跋涉的疲惫,立即架设夜间应急照明设备,迅速与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抢险队并肩作战。同时从临夏公路中心应急物资库紧急调拨应急照明设备、钢波纹管、枕木等关键物资,火速从汉路口方向赶赴西线灾区,为道路临时便道搭建和险情处置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挖掘机、装载机的轰鸣声划破夜空,抢险队员们冒着随时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协助兄弟单位争分夺秒抢通道路。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和泥浆,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和执着。经过一夜的奋战,道路逐渐露出了雏形,为后续的救援工作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

  持续攻坚,拓宽“生命之路”

  8月9日,天刚蒙蒙亮,抢险队员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他们组织机械设备分两组沿马莲滩村、上庄村对已抢通道路开展平整拓宽作业。面对道路狭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回车困难的问题,抢险队立即对过窄路段进行了拓宽处理,并及时推除路面淤泥,填平道路坑洼。

  在拓宽作业过程中,一辆电力抢修车陷入路面翻浆,阻碍来往车辆通行。抢险队员立即调配机械协助受困车辆脱困。由于车辆牵引钩损坏,他们徒手从泥浆中清除石块,并采用手推肩扛成功将受困车辆推出泥潭。72小时!不眠不休的72小时!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抢险勇士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专业的技能,与暴雨、泥石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转段保通,守护物资“运输通道”经过各支交通抢险队不懈努力,8月9日,进入所有受灾村庄的道路实现抢通。8月10日,本次山洪灾害中所有受损的51条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全部抢通。但临夏公路人的使命并未结束。根据上级最新部署,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应急抢险队工作重心由应急抢通转为保通保畅。抢险队随即转段至X208线兴黄公路新营镇八门寺村、杨家营村、黄坪村段,负责10.7公里重点路段的保通保畅工作,确保这条灾区物资运输“大动脉”的安全、畅通。收到转段指令后,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应急抢险队迅速组织人员清点物资,向着保通路段转移,并详细考察沿线地形,选取地势较高点作为应急指挥部驻地,连夜搭建帐篷,做好从攻坚战向持久战的各项准备工作。

  攻坚克难,创新破解“抢险难题”

  在保通路段,抢险队面临着新的挑战。现场可见,部分路段因洪水冲刷导致路基掏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更有桥梁、涵洞被上游冲下的石块完全填埋堵塞,导致水流无法正常通过涵洞,直接漫溢至路面,不仅影响通行,更对路基构成持续威胁。“必须让洪水改道!”抢险队队长丁攀带领技术人员徒步勘察后,制定出“双管齐下”方案:采用涵洞上游河道改移+疏通处治,并对临近桥梁进行清淤+上下游河道疏通处治的综合方案。同时对路基掏空段进行回填加固处治,并在上下游增设错车带,布设临时交安设施,引导过往车辆安全通行。

  抢险队副队长孔鹏盛指着不远处被巨石堵塞的涵洞介绍:“涵洞被巨石完全堵塞后,水流被迫漫上路面,非常危险。我们计划通过疏通临近桥梁上下游河道,并在涵洞上游将河道临时改移至临近桥梁后,对堵塞涵洞进行疏通处理,最后恢复上游分流,双管齐下,确保洪水顺畅下泄,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全力保障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能够安全、顺畅通行。”

  从“孤岛”到希望,这条用责任、专业和热血抢通的道路,不仅连接了地理的隔绝,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公路人的责任担当,彰显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硬核抢险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