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从过去守不住水、保不住土,到现在土不下山、泥不出沟;从昔日种不活一棵树到如今万亩林海;从饮水困难靠天吃饭,到一渠清水润万家……今天,绿色逐渐成为这里最亮眼的色彩。
站在安定区山间的梁峁之上,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峦披着绿色外衣,曾经层层叠叠、光秃秃的梯田如今也被绿意浸染。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8%,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3.4%。
安定区的变化是一代又一代安定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的结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安定区通过退耕还林、梯田建设和山水田林综合治理,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绿色革命”,许多“靠天吃饭”的山坡地,种上了生态林木,绿色像滴在纸上的油一样,在每个山头慢慢洇染开来。
同时,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安定区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关川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等19个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就地拦蓄”的目标,生态治理取得巨大成功。
曾经,这里植被稀少,裸露的山坡一遇降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当地一寸一寸造绿,一山一山栽树,如今这里已是“山坡沟峁绿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打造起一条条乡村旅游生态示范廊带,吸引了不少人来这里发展乡村文旅,面貌焕然一新。
航拍镜头下,绿色在这些沟壑间铺展,并向远处绵延,层层叠叠的梯田披绿变美,犹如绿色“五线谱”。各种农作物茁壮成长,仿佛在昭示着丰收的希望。
平畴无垠、公路纵横、屋舍棋布、绿浪翻滚,梁峁之上是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在贫瘠的黄土地上,过去,这些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景象,变成了美好现实。
远远望去,山脉纵横,沟壑丛生,绿树成荫。曾经的黄土沟壑和成片荒地,如今被翠绿笼罩,一片片整齐的梯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风景如画。
落日余晖洒在绿色的山头上,洁白的“大风车”悠悠旋转,仿佛也陶醉在这诗画般的绿意中。时至今日,昔日的黄土高坡已悄然完成了从荒凉到生机的华丽转身,绿色发展已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铺展开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天的安定区,已不再是单调的一种颜色,他们大力发展草牧、蔬菜、药材和规模化养殖……一大批优势特色产业正蓬勃发展。从“生态美”到“生态富”,越来越多的安定人民借“绿”生“金”,过上了幸福日子。
本期小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关注《小陇画报》,了解更多甘肃美景、人文历史、独特民俗,咱们下期再见。
本期摄影: 王军 文字: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屈杰文 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