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诚意是项目落地的“密码”——庄浪县水洛河流域食用菌产业园一线见闻

2025-07-13 08:40 来源:甘肃日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何佳睿 田丽媛 顾丽娟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王梓潼

  在木耳栽培的各个厂房,机器轰隆作响,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装袋运输……这是庄浪县水洛河流域食用菌产业园里的生产图景。

  该产业园于2024年正式投产,是庄浪县南坪镇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占地508亩,建成日产10万棒菌棒生产线一条,建有生产车间2400平方米、养菌车间9200平方米、仓库960平方米、玻璃连栋阳光房1600平方米、木耳吊袋棚262栋、晾晒棚128栋、蓄水池11个。

  刘锡福是该产业园的负责人。虽然从事食用菌产业有36年之久,但之前,他只在企业做食用菌栽培技术支持,到庄浪才接下这个产业园,全流程管理。

  是一通电话改变了刘锡福长久以来“只技术入股”的想法。

  “当时,我已经准备回老家黑龙江栽培木耳,但宋书记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庄浪很需要像我这样的专业人才,我便决定留了下来。”刘锡福所说的宋书记是庄浪县南坪镇党委书记宋平江。

  灭菌、冷却、净化、吊挂……走进产业园才知道,一株小小的木耳,要经过12道工序才能完成栽培。

  “就像木耳种植环环相扣一样,项目落地也需要各部门、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和配合。”提到政府的帮助,刘锡福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建园初期,镇政府工作人员时常主动来找我们,协调相关部门,帮我们解决用电、用水等各种问题,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也让我深受触动。”

  在出菇高峰期,产业园突遭水危机——枯水期致地下水位下降,原本打深水井的计划被叫停;虽紧急接通南洛河地表水和自来水,但每吨6元的高成本等问题,让企业生产成本与运营压力骤增。

  刘锡福的焦虑很快得到缓解。市县镇三级联动现场办公:引入引洮二期源头水;水价直降近一半,年省40万元;同步协调300万元贷款并发放“暖心联系服务卡”长效跟踪。这场“及时雨”成为政府护航项目发展的鲜活注脚。

  做项目、做产业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从事食用菌产业36年的刘锡福说:“我觉得诚意最重要。我毫无保留拿出我过硬的技术,这是我最大的诚意;政府用实际行动支持,这是咱们当地政府最大的诚意。”

  产业园现在年产菌棒近2000万个,可产鲜菇或鲜耳1万吨,干菇或干耳700吨。同时,拥有自己的技术团队,集研发、推广、回收、销售为一体,“我们正在积极拓展业务线,从木耳中提取木耳肽,用来替代牛肉面里的蓬灰、挂面制作中的食盐,更美味营养。”主打“甘味”品牌、推广绿色有机产品,是刘锡福现在的目标。

  “招得来”是起点,“落得下、长得好”愈见真章,实力与实干结合,这些满满的诚意,是庄浪县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密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