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甘肃陇西文峰镇:用好协商“妙笔”助力产业“生花”

2025-07-12 12:28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仲夏时节,走进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温室大棚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一株株青翠欲滴的果蔬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这座占地约15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从规划建设到投入使用,每一个关键环节无不凝聚着政协协商的智慧与力量,而在两年前这里却是一片破旧狼藉。

  “家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我也老了,不想瞎折腾了。”“种了一辈子大棚了,说实话看着废弃闲置的大棚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大棚改造提升后能增加我们的收入吗?”……一场聚焦产业破局的协商议事活动就此拉开。菜农们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对蔬菜大棚改造提升的种种顾虑。

  为摸清实情,政协委员们随即展开调研,从菜农的意愿诉求到市场的潜在需求,从大棚的设施状况到周边的资源条件,都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考察。在全面掌握情况后,立即召开协商议事会议,政协委员与村“两委”干部、菜农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大棚改造转型展开激烈协商并最终达成共识。

  如今,改造升级后的110余座蔬菜大棚已全部投入使用。园区通过“1+X”农业产业模式,采用“返租倒包”等多种联农带农新机制,以“租金、薪金、奖金、股金”等多种形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200余户农户致富,户均增收4万元以上。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的互利共赢。改造升级后的蔬菜大棚,不仅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也夯实了村集体的“家底子”。

  说起老旧大棚的美丽蜕变,菜农董大爷深有感触:“以前到了冬天我们就闲下来了,因大棚年久失修,墙体风化开裂保温性能不好,我们只能空棚越冬。后来通过政协委员出点子,改造后的大棚一年能连续种两到三茬,每茬的产量大概在6000斤左右,算下来一茬的纯收入能有1.7万元左右。”

  文峰镇党委副书记米家瑶表示,将继续坚持精准选取议题,规范协商流程,推动成果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政”能量,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刘亚珍 米家瑶)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