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临夏

文明沃土育新枝 幸福花开何堡村——记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临夏县先锋乡何堡村

2025-07-10 15:06 来源:中国甘肃网-民族日报

  原标题:文明沃土育新枝 幸福花开何堡村——记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临夏县先锋乡何堡村

  中国甘肃网7月10日讯 据民族日报报道(记者 王伟如 通讯员 崔皎)盛夏时节的何堡村,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崭新的文化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下着象棋,孩子们在健身器材区嬉戏玩耍;整洁的村道两旁,家家户户门前花木扶疏;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高原夏菜……这幅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画卷,正是临夏县先锋乡何堡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的最佳注脚。

  “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是全体村民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何堡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良激动地说,“从过去的脏乱差到现在的洁净美,从各扫门前雪到共建文明村,我们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文化铸魂、生态筑基、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明创建树新风

  何堡村以“党建+文明创建”为抓手,将志愿服务融入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员队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深度融合。由党员先锋、乡贤能人、驻村工作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村内,带头开展环境整治、邻里互助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氛围。

  “文明创建不是一阵风,而是需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张玉良介绍,“我们通过党员示范、积分激励等方式,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村容村貌和乡风民风都有了显著提升。”

  村民们对此都深有感触:“以前村里环境差,大家也不太关心。现在党员带头干,还和我们一起清理卫生、劝导不文明行为,村子越来越美,住着也舒心!”

  文化润心育新风 榜样引领促和谐

  在树立文明乡风上,何堡村以文化振兴为引擎,依托“我们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道德讲堂”弘扬优良家风,连续10年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累计表彰105人次,树立了崇德向善的鲜明导向。

  “每次听乡贤和老党员讲家风故事,都让我深受启发。”村民杨桂英说,“现在村里吵架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文明风气越来越浓。”

  该村推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将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和守法诚信等纳入积分兑换,激发群众自治热情,村民参与率达95%。成立“村支书调解室”“乡贤评理堂”,实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化解率100%。探索“文明创建+数字治理”新模式,建立村级微信群和网格化管理平台,实时发布政策信息、及时解决村民诉求,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治理格局。

  该村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让文明乡风可感可学。在“好媳妇”评选中不仅表彰个人,还通过微信群、宣传栏广泛宣传,带动更多家庭向善向上,效果很好。乡村治理既要靠人情味,也要靠现代化手段。该村通过数字化平台,让村民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服务零距离。

  生态筑基美家园 产业赋能促增收

  何堡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村民主动认领绿化带管护,全村绿化覆盖率达75%。通过“清洁家园”行动、专职保洁员制度和常态化考核机制,确保环境整治长效化。近年来,该村累计投入资金2857万元,用于户内改造、灾后恢复重建和基础设施提升,实现“户户通、路路亮、污水净”,绘就了出门见绿、移步换景的生态画卷。

  该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高原夏菜基地,挖掘农耕文化资源,开发农家乐等业态,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村民致富。

  “我们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入股等方式,让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接下来,计划拓展乡村旅游,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张玉良介绍说。

  何堡村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在党建引领、文化赋能、生态筑基、产业富民、治理增效的多轮驱动下,一幅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