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校本部逸夫图书馆博雅讲堂举行。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为主题。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甘博源,甘肃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成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闫永强,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关爱和,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石迎春,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进,甘肃简牍博物馆首任馆长张德芳,甘肃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范鹏,兰州城市学院原副校长姜秋霞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简牍博物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兰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曹洁主持成立仪式,党委副书记、校长韩高年主持学术研讨会并致辞。
在成立仪式上,甘博源、王成勇、闫永强、关爱和先后致辞,对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未来发展寄予厚望。随后举行了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和专家聘书颁发仪式。
甘博源致辞时指出,兰州城市学院成立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服务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的有力行动,是统筹资源力量、打造研究高地的重要举措。甘博源对高研院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坚持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正确研究方向。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主动融入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进程,为发展中国学问、巩固文化主体性作出贡献。二是要坚持服务大局,充分彰显社科责任担当。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行动指南,聚焦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等重大任务,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要坚持改革创新,持续增强学术发展活力。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突出有组织的科研,树立开放办院理念,打破学科壁垒,整合校内外资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甘肃故事,提升甘肃人文社科国际影响力。四是要坚持强基固本,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学校要深入实施人文社科人才培育工程,有效发挥高研院育人功能和专家引领作用,造就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他勉励兰州城市学院以高研院成立为新起点,勇担使命、开拓创新,为推动全省人文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王成勇代表甘肃省社科联对高研院成立表示祝贺。他提出高研院应坚守传承创新使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智慧;聚焦服务地方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资源优势,围绕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打造高水平新型智库,提出高质量决策咨询建议;深化开放合作交流,通过举办学术活动、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学术影响力。他表示省社科联将全力支持高研院发展。
闫永强代表省文旅厅祝贺高研院成立。他期望高研院深耕学术沃土,聚焦甘肃文旅产业发展热点难点,以学术研究服务实践,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育文旅人才队伍;强化产学研协同,积极搭建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桥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拓展国际交流版图,以开放包容姿态加强国际合作,讲好甘肃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
关爱和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甘肃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深厚底蕴,强调甘肃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史前文化,以及历史上形成的西戎文化、五凉文化、吐蕃文化、敦煌文化、简牍文化等多元文化类型,是华夏文化体系中最富区域特色、最值得深入研究的瑰宝。他指出,“没有对甘肃文化遗产的充分研究,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整体研究,将是不完整的”。关爱和认为,兰州城市学院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整合全校17个科研平台成立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是一项“担负历史重任,顺应时代要求,面向现代化未来”的重要决策。他相信在各方支持下,高研院定能聚合资源、聚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成为学校的学术高地、引育高端人才的高地、强化社会服务的高地,并祝愿高研院取得丰硕成果。
韩高年在致辞中阐述了成立高研院的背景、目标与愿景。他指出,高研院的成立是学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高研院整合了学校原有的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甘肃文化翻译中心等17个省部级、校级科研平台资源,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探索建立灵活高效、协同创新的科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开展跨学科、前沿性研究提供平台。高研院将重点聚焦八大重点领域。研究院采取扁平化架构,设立专家委员会宏观指导研究方向,并围绕具体研究内容组建项目制研究团队,整合校内外力量进行有组织科研。
韩高年强调,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致力于建设成为汇聚高水平人才的福地、攀登人文社科研究的高地、推动高水平科研反哺教学和新文科建设的阵地、探索有组织科研和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营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端智库建设的基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甘肃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成立仪式后,举行了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的学术研讨会。
刘跃进作了题为《AI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的报告,詹福瑞作了题为《人文社科发展的动力》的报告,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王子今作了题为《“采药昆陯”争议:尕日唐刻石多学科综合考察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报告,沙勇忠作了题为《AI驱动人文社科研究范式升维——从工具依赖到知识共生》的报告,张德芳作了题为《简牍学应该在人文高等研究院生根开花、结出硕果》的报告。五位专家分别从古典文学、史学、信息管理学、简牍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文学术研究带来的深刻变革、全新挑战以及前所未有的机遇。报告内容前沿深刻,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和深入思考。
本次成立仪式和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高研院将以此为起点,汇聚学术资源,广纳英才,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努力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助力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兰州城市学院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