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基层派出所创新举措助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在定西市安定区,基层派出所正以创新的警务模式和扎实的工作成效,书写着基层社会治理的“定西样本”,成为“阳光下的守护”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内官营派出所:“一警情三推送”化解矛盾促和谐
面对辖区实有人口基数大、外来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样化的挑战,内官营派出所探索建立“一警情三推送”工作机制,即接报重大警情纠纷后,及时向当地综治中心、当事人所在地村党组织以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推送,形成多方联动、合力化解的良好局面。
通过及时推送,确保了复杂矛盾纠纷得到跨部门、跨区域的合力化解,有效预防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2025年上半年,内官营派出所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4起,警情、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达到了“控发案、降发案”的目的。
在工作中,内官营派出所坚持“党政引领、综治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理念,将复杂、重大警情及时推送至综治中心,形成多级联动、多方联控的强大合力。2023年以来,该所已向镇综治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推送并化解矛盾纠纷65起,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前后衔接、层层发力、一体推进。

特别是针对情感纠纷、家庭矛盾等隐蔽性强、积累和爆发难以掌控的矛盾,内官营派出所与镇村社干部捆绑运作,主动排摸、用心用情用法化解,总结出矛盾纠纷化解“六步法”,今年已化解矛盾纠纷164起,真正做到了源头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火车站派出所:“老杨说事岗”暖心调解显成效
在火车站派出所,“老杨说事岗”以其独特的调解方式和显著的成效,成为化解纠纷、传递温暖的前沿阵地。

民警杨晓勇凭借多年基层经验,以公正的态度、亲和的作风,在“老杨说事岗”上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积极帮助解决问题。通过讲法律政策、融入道德规范和人情世故,让调解结果既有法律的威严,又有人情的温度。

自成立以来,“老杨说事岗”已累计接待群众400余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0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此外,火车站派出所还推出“三小三大”举措,构建“1+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调解纠纷134起,成功率98%,并推出“两岗一茶五办一笑脸”一站式服务,为特殊群体上门服务35次,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

新城区派出所:“五衡工作法”构建现代警务新模式
新城区派出所面对复杂的治安形势,立足“主防”职能定位,以“新莽权衡”为象征,建立“衡度调解室”,创新“五衡工作法”,积极探索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警务模式。

通过党建引领,高标准建成党建活动室,组织党员民辅警赴红色教育基地,凝聚警心;以“历史衡”梳理矛盾渊源,今年来共梳理化解历史性矛盾纠纷34起;用“情感衡”融化心理坚冰,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风险110起;借“法理衡”划定责任边界,构建三级网格调解,确保98%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凭“公序衡”维护社会良俗,举办“衡度讲堂”,提供法律咨询120余人次;靠“发展衡”寻求长远共赢,依托“智慧公安”,破获刑事案件7起,查处行政案件81起,现场平均处警率提升36%。

一系列举措下,公安工作质效和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实现了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
今年以来,新城区派出所共梳理化解各类历史性矛盾纠纷36起,成功化解率高达94%,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内官营派出所的“一警情三推送”、火车站派出所的“老杨说事岗”以及新城区派出所的“五衡工作法”,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安工作的温度与力度。这些基层治理的“定西样本”,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基层警务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中,定西公安机关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绘就了一幅幅平安和谐的画卷。
- 2025-07-04陇拍客丨民乐:油菜除杂 丰收在望
- 2025-07-04张文翰:以文化之笔 绘书法新篇
- 2025-07-04兰州交警雨中执勤护平安
- 2025-07-03“走进兰洽会”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创作活动在兰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