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崇信县:架好连心桥 用心解民忧
仲夏时节,崇信县滨河路社区的“人大代表会客厅”里,居民们正与驻站代表热烈交流;困难群众家中,代表们嘘寒问暖的身影温暖人心……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该社区创新人大代表“三站”履职机制的鲜活写照。
今年以来,崇信县滨河路社区创新建立人大代表履职“三站”机制,通过建强民意“收集站”、搭建议事“贴心站”、打造履职“连心站”,让代表履职从“会议型”向“实效型”转变,让民意表达更畅通、问题解决更高效。截至目前,已推动解决民生实事12件,群众满意度达98%。
民意收集站:让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管”
“垃圾清运不及时”“小区路灯不亮”……每周三上午,滨河路社区的“人大代表会客厅”都热闹非凡。在这里,居民可以直接向驻站代表反映问题。
居民王小兰反映的垃圾清运问题,三天后就得到了解决。“没想到代表们办事这么高效!”王小兰欣喜地说。
社区创新建立“三定”接待机制:固定每周三上午在“会客厅”开展接待活动,代表轮流值班,确保民意收集常态化。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开展接待活动6场,收集涉及停车难、物业费纠纷等意见建议23条,办结率达91%。代表们还建立“民情日记”,对重点问题实行“挂号销号”管理。
议事贴心站:让社区治理“大家议、大家定”
在金宇花园小区改造过程中,针对部分居民对车棚选址的异议,人大代表张卫国连续3天入户走访,组织召开协调会,最终促成各方达成共识。“多亏代表协调,现在新车棚既方便又安全。”居民李长生说。
滨河路社区依托“小区议事厅”,丰富代表接待选民形式,拓宽选民反映问题的渠道,通过“进小区、入网格、办实事”等方式,让代表们深入了解社区事务,广泛听取居民意见。
社区还创新建立“代表+业委会+物业+居民”四方协商模式,已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常态。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代表们推动解决管线改造、外墙保温等争议问题5个,提出合理化建议3条,确保这一惠民工程顺利推进。
履职连心站:让民生服务“零距离、心贴心”
“现在停车方便多了!”看着新建的临时停车场,芮鞠花园小区居民刘鹏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下班回家要绕好几圈找车位,现在不用愁了。”这个停车场正是人大代表在走访调研后,协调相关部门利用闲置空地建设的。
社区还建立代表结对帮扶机制,5名代表与困难家庭“一对一”结对,帮助申请低保、联系就业。独居老人张秀兰说:“代表们经常来看我,比亲人还亲。”截至目前,通过“连心站”已办结民生微实事8件,开展慰问活动4次。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服务”,从“会议室”到“家门口”,人大代表“三站”履职机制,不仅拉近了代表与群众的距离,更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民主实践的新路径。
崇信县滨河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赵翊君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有事说一声”为民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三站”建设提质增效,真正让代表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 赵帅杰 王小刚 孙淑霞)
- 2025-07-01【央媒看甘肃】规矩里头看振兴
- 2025-06-30【中央媒体看甘肃】面对石油资源枯竭,这座戈壁小城是如何走出困境的?
- 2025-06-30【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绿电优势加速释放
- 2025-06-30【中央媒体看甘肃】雨中丹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