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粮杞畜种游”五线交织 擎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7-01 17:02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玉门市下西号镇立足乡村振兴总抓手,锚定“做大优质粮食基地、做精有机枸杞产业、做优绿色畜牧产业、做强制种种植、做靓川北旅游景区”五大目标,深耕现代农业沃土,绘就令人瞩目的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新图景。

  严守“粮”脉,筑牢丰收根基

  “仓廪实,天下安。”玉门市下西号镇将粮食安全视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4.3万亩高标准农田如大地的“翡翠脉络”,其上的千亩玉米种植示范区似璀璨宝石,全镇1.3万亩粮食种植区里,稻浪翻滚、玉米饱满,勾勒出丰收盛景。同时,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理念,新规划的3639亩高标准农田宛如“金色沃土”充满希望。高标准农田与智慧农业监测系统建设,让土壤墒情实时监控、病虫害智能预警成常态,为农田装上“数字大脑”,提升生产效益。如今,粮食亩产量稳步增长,稳稳端牢“中国饭碗”,乡村富足画卷逐步绘就。

  做强“杞”业,奏响富民乐章

  紧扣“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目标,引进甘肃表青、玉门红、正元堂等10余家枸杞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开发枸杞干果、原浆、饮料等多种精深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力,“一镇一品”格局渐成。今年3月份,玉门市下西号镇获批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全镇被评为全国第十一批“一村一品”示范镇和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枸杞种植面积突破3.8万亩,年产干果9000余吨,产值3.6亿元,枸杞产业成为首位产业,乡村富民之歌跃动田野。

  做优“畜”产,谱写产业旺歌

  深耕现代畜牧养殖领域,以规划引领、科技赋能、市场驱动为“三柄利刃”,破解产业发展产业难题。今年上半年,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镇村干部入户宣传调引补贴政策与产业扶持办法,鼓励农户抢抓机遇,扩大养殖规模,夯实畜禽产业发展基础。争取55.88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点燃畜牧业“发展引擎”。目前,已成功调引肉牛574头、肉羊3539只、生猪200头,全镇畜禽存栏总量持续攀升,畜牧业呈现蓬勃发展势态。

  聚焦“种”芯,孕育致富希望

  种业是现代农业的“基因密码”,玉门市下西号镇依托波斯菊、矢车草、百日草、小丽花制种专长,全力孕育致富种苗。制种园区标准化建设加速,吸引科研团队、种植大户向河东村、石河子村、川北镇村等核心区域汇聚,打造花卉特色制种示范区。1.2万亩花卉作物制种,种苗茁壮成长如大地“梦幻画布”。整合技术研发、电商销售、品牌推广等资源,种业创新动能如喷薄朝阳。

  做靓“游”景,开启文旅新篇

  下西号镇川北镇村的“印象川北”文旅康养区,是下西号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美丽的川北,是一幅幅壮丽的山水画,是一首首优美的田园诗,是一支支浪漫的生活曲,是一幕幕难忘的梦幻情。田间地头,百亩制种花卉尽情绽放,金灿灿的金盏菊光彩夺目,鲜艳的百日草娇艳欲滴。这里田园风光秀丽、生态优美,百亩制种花卉绽放,金盏菊灿烂、百日草娇艳。依托枸杞小镇,借助农房改造政策新建康养小区,周边建成百亩七彩花田、水系景观带、彩绘文化墙等10余处景点,打造“驼铃古道”“天下粮仓”“彩虹秋千”等16个乡村田园景观小品。置身田园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田园美景吸引众多市民打卡游玩,文旅产业发展开启新篇章。

  从金黄的麦浪到火红的枸杞,从欢腾的畜牧群到缤纷的制种花卉,再到热闹的乡村旅游,玉门市下西号镇“粮杞畜种游”五维协同共进,绘就产业振兴壮美画卷,谱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

  通讯员 阎钰 李顺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