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特刊丨李诚:以求真精神点亮教育之路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他,如同一位在教育与创作领域默默耕耘的“追光者”,用求真务实的精神,为莘莘学子点亮前行的灯塔,为社会传递温暖与力量。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更是一段关于教育初心与时代使命的生动诠释。
他叫李诚,陇南礼县人,甘肃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青年诗人、评论员。
用文字传递力量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年来,他的生活似乎被读书、写作和发表填得满满当当。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清晨或是深夜,他总是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
他的办公桌上常常堆满了反复修改的文稿,深夜里,他房间的窗户总是亮着一盏灯,那是他孜孜不倦写作的身影。当被问及创作理念时,他语气坚定地说:“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绝不可捏造。”这句简单却深刻的话,是他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创作准则。
近年来,李诚发表了评论及理论文章700余篇,散见于《兰州日报》《甘肃农民报》《甘肃日报》等报刊,以及中国文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等网络平台。他的作品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质量上乘,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如“盛世东方·翰辰杯”全国诗词大赛二等奖。他的文字如同一把利剑,直指社会现象的本质,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精神滋养。
撕破虚幻泡沫
今年6月27日,李诚的评论文章《毕业典礼少讲空话大话,要务实》在多个平台发表,并引发了广泛热议。采访中,他说:“毕业祝福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真诚的品质。它应该像一把利剑,撕破那些虚幻的泡沫,为毕业生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持。”
在他看来,毕业生踏上新征程,最需要的不是漂浮的空话或速成的神话,而是脚踏实地的坚韧、持久的定力、清醒的勇气以及扎根生活的智慧。
“唯有卸下华丽包装的赠言,才能成为他们扬帆远航时最温暖、最沉甸的精神底气。”他的话语中,透露着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怀。
李诚不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更是在实际教学中践行着这些理念。他为学校及外校学生作“读书、写作与发表”专题讲座,引导学生获得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点提供实用方法和技巧,并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耐心指导,常有学生成功发表文章。
他的努力和付出,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和力量。
用诗歌点亮灵魂
李诚不仅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他曾为家乡“欢度春节”活动出资出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和评论员,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他创作的歌曲《想你 在兰州》在2025年4月25日的新歌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受到了广泛好评。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用文字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用诗歌点亮了自己的灵魂,也用诗歌感染了身边的人。
李诚老师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用求真精神撕破教育的虚幻泡沫,用真诚与智慧为学生成长铺路。
“细推万象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这句诗,恰如他在育人实践中所秉持的求真洞察与笃实态度。
- 2025-06-30陇拍客丨高台:美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2025-06-30陇拍客丨5000名马拉松爱好者角逐2025临泽马拉松赛
- 2025-06-30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保小分会召开“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座谈会
- 2025-06-30兰州市青少年赴甘南开展手拉手交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