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路易·艾黎中国情|路易·艾黎、乔治·何克国际主义精神与中国故事传播座谈会在张掖山丹召开

2025-06-25 18: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专题】路易·艾黎中国情网上主题宣传活动

  中国甘肃网6月25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程健)6月25日上午,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路易·艾黎、乔治·何克国际主义精神与中国故事传播座谈会在张掖山丹召开。作为“路易·艾黎中国情”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学术研讨部分,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如何以国际化的视野,讲好路易·艾黎、乔治·何克的故事,让这段历久弥新的友谊成为中国故事国际化传播的崭新窗口。

  张掖山丹的10年,是路易·艾黎人生难忘的岁月,在这座河西走廊小城,路易·艾黎先生的教育梦想从蓝图成为现实,一大批来自国内外的有识之士汇聚山丹,用现代工业文明思想照亮小城未来,成为黎明到来之前最伟大的变革。

  乔治·何克是路易·艾黎的挚友,更是人生梦想的伙伴,作为一名英国人,乔治·何克追随路易·艾黎的脚步,来到山丹,在这里与路易·艾黎一起办学校,将希望之光播撒在河西走廊之上,只可惜,年仅30岁的乔治·何克因染病,不幸在山丹去世,他未尽的事业由挚友路易·艾黎先生继续圆梦。

  如今,张掖山丹这座河西走廊的小城镌刻着路易·艾黎、乔治·何克的名字,铭记着他们曾经与这座小城同甘共苦的故事。特别是在小城崛起的培黎职业学院,更是继承了两位国际友人的教育理念,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张名片。

  中国前驻奥地利使馆科技参赞、国家外国专家局前驻英国办事处总代表雷风云表示,在艰苦年代,国际友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路易·艾黎、乔治·何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位友人在张掖山丹留下精彩、厚重的足迹,是山丹的宝贵财富。这些故事是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珍惜友谊的注角,将搭建中国与国际友好交流的桥梁。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庞桂甲建议,从红色文化角度系统阐释路易·艾黎精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路易·艾黎给予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支持和鼓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些红色往事可以系统整理,成为青年人全面了解路易·艾黎的重要资料。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一级作家冯玉雷认为,从地域文化角度切入讲好路易·艾黎故事,四坝文化是一个重要符号,作为四坝文化遗址的发现者,路易·艾黎先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一位高品位的收藏者,由此,以路易·艾黎的国际视野,打开四坝文化遗址的辉煌历史,是张掖以国际视角推广四坝文化的一个很好契机,可以让历史的天空照亮交流之路。

  兰州城市学院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教授董沼建议,研究传承路易·艾黎精神,向世界讲述艾黎故事,还要注意路易·艾黎本身就是一位国际传播者,他向世界翻译传播中国文化,一生著作等身,这也是讲好路易·艾黎故事的富矿。

  专家学者和媒体人还认为,对于路易·艾黎、乔治·何克故事的讲述,还要结合张掖本土的人文风情,以更多元的方式来传播。

  张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陈天佑表示,山丹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路易·艾黎在此工作生活近10年,创办山丹培黎学校,视山丹为“第二故乡”,为山丹职业教育和现代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进一步弘扬路易·艾黎精神,传承国际主义精神,增进友好情谊,展示我国对外友好形象,是讲好路易·艾黎故事的必然要求。期待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各方共同努力,凝聚宣传共识,创新宣传方式,以更具国际化的视野讲好路易·艾黎故事,传递和平友好声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