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议到实效的深度追踪:“大督办”机制下兰州民生交通治理成效显著
中国甘肃网6月25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在兰州市城关区渭源路十字,往日被茂密树枝遮挡的道路交通指示牌如今清晰可见;位于七里河区西津东路440号兰州农商银行七里河支行门口,曾经占用人行道和盲道的停车现象也完全消失……这是记者近日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督办组实地查看时目睹的变化。
这些变化源于人大代表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两份建议《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兰州市道路交通标识的建议》和《关于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停车治理的建议》的办理成效。在兰州市创新的“大督办”工作机制下,这两项关乎市民日常出行的民生建议不仅得到了快速响应,更通过多维度、全过程的跟踪监督,实现了从“纸面答复”到“路面实效”的转变。
实地督查:直击交通整改现场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赵春林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兰州市道路交通标识的建议》开展了重点督办。
此次督办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月旺带队,督办组前往城关区渭源路十字及广武门十字,实地查看道路交通标牌指示引导问题的整改情况,对道路指路牌和分道牌遮挡路段整治成果进行验收。
记者注意到,在渭源路十字,原本误标为“东岗西路”的导向牌已更换为正确路名,被树枝遮挡的分道牌,对树枝也完成了修剪;广武门十字通过调整标牌安装角度,解决了车辆左转时标识被路灯杆遮挡的问题。
“这些交通标识看似微小,却在日常出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赵春林代表谈及提出建议的初衷这样说道,精准的指示牌能引导驾驶员高效通行,减少因路线不明导致的交通拥堵,提升道路的整体通行效率;而被遮挡的标识则可能让驾驶员陷入迷茫,引发不必要的停车、变道,进而影响交通流畅性。同时,不规范的交通标识会给外地游客带来不便,影响城市形象。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也详细介绍了全市交通标牌维修更新情况。他说,“今年3月份以来,我们针对渭源路南向北指示科技街出现标志牌版面错位、导致指路信息发生歧义的情况,已对该点位重新选点设置了新的基础和杆件,对嘉峪关西路兰新后门、郑家台27号、嘉峪关东路拱星墩批发市场等98处出现交通标志牌破损、变形的已进行了维修,拆除与交通管理需求不适应的各类标志牌61块。”
关于树木遮挡标牌处置情况,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林草局和交警部门的全力配合,已经完成了部分遮挡标牌树木的修剪工作,接下来交警部门还将加大巡检力度,发现树枝遮挡标志牌问题将及时函告林草局处理。
此外,针对赵春林代表提出的“充分应用现代网络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求”的建议,公安交管部门也积极响应,已在全市建成485处可联网智能交通信号灯,可对路口的配时在中心随时进行调整。在火车站周边交安设施改造中,建设了15块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牌,驾驶员在夜间辨识度较好;在罗九公路建设了5套“云智能交通安全预警投影终端”;在全市250处斑马线前安装了反光凸起路标、在有安全隐患的365个点位安装反光弹力柱1522根,这些智能交安设施的设置,有效提升了道路通行的安全性。
媒体监督:提升交通治理能见度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还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与新闻媒体对市人大代表陶涛提出的《关于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停车治理的建议》开展监督。监督组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小西湖立交桥西北角的西津东路兰州农商银行七里河支行门前查看此处的占道停车整治情况和机动车停放管理情况。
此前,陶涛代表通过建议反映,该银行门前存在长期有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的现象。他表示,“该路段附近有小学、医院、汽车长途站等,人流量较大,机动车停在此处给行人,特别是盲人和老幼等弱势群体带来很多不便,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此停车场为私自划定,未进行备案管理,目前已取缔。”督办现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向代表们介绍了整治情况,“辖区交警大队已安排执勤人员,针对该地点及周边道路开展机动车乱停乱放治理,并形成常态化管控机制,杜绝乱停乱放现象发生。”
看着眼前整洁且无遮挡的人行道,陶涛代表十分欣慰地说,“我的建议提交后,公安交管部门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我,在处理过程中也随时跟我保持沟通,现在问题得以解决,我非常满意。”
监督组随后前往城关区元通大道,实地查看此处的占道停车整治情况和机动车停放管理情况。据了解,元通大道贯通后成为九州片区进出城关的通道,但周边住宅密集,配建车位严重不足。部分居民因车位售价高昂、开发商“只卖不租”等原因被迫长期占道停车。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是及时告知周边居民,元通大道贯通后不能占道停车;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协调周边住宅开发商将闲置停车场对居民放开租赁。”现场,城关区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整治情况和采取的便民举措。
记者注意到,道路两侧已没有随意停放的车辆,道路通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路边还增设了清晰的禁停标识与引导指示牌,过往市民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停车规则。
在实地查看过程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人也向代表及媒体详细介绍了针对建议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进一步优化停车泊位布局的基础上持续深化违法停车治理。经过摸排,我市主城区主次干道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突出点位39处,现已全部整改,后期将强化属地监管责任。”
现场测评:整改成效获全票认可
本次人大代表重点建议督办不仅采取现场督办和现场答复的方式进行,还将满意度测评嵌入了现场督办环节。
从测评结果来看,参与此次督办的人大代表对建议的办理进展情况一致表示满意。
参与此次督办的人大代表王炜感慨地说:“从这次督办情况来看,相关部门对我们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市民的交通问题,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改善交通环境的决心和行动力。”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将满意度测评嵌入现场督办环节,是推动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的重要举措。新闻媒体的介入监督,既是对承办单位的倒逼,也是向市民传递“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决心。“后续我们将持续加强跟踪督办,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见实效’,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便捷、有序的出行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手记
让每一条代表建议都掷地有声
“人大代表建议,承载着群众的殷切期盼,凝聚着推动社会发展的智慧与力量。”在兰州,这份期盼和力量正通过“大督办”机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
此次人大代表建议督办行动,深刻诠释了城市治理的民主价值与民生温度,是兰州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言、政府部门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督办开展的现场测评,让代表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建议办理的实际成效,形成了有力的监督压力,促使承办单位将工作重心真正放在解决问题上。
此外,新闻媒体的全程参与,也能够让更多市民了解到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过程和成果,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将更加激发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
这或许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中最富生命力的表达——让每一份民意都能开花结果。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兰州市的道路交通环境将迎来质的提升,城市的发展也将更加行稳致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 2025-06-18甘南州委网信办组织开展“圣境甘南·心灵之旅”2025网络自媒体采风活动
- 2025-05-15兰州市全力构建数字经济新标杆 永新国信产业园规划挖掘数据要素价值逾百亿元
- 2025-04-25“皋兰软儿梨”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2025-04-15兰州市2025年度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开始了 每户最高可申请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