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聚力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新画卷

2025-06-20 16:52 来源:中国甘肃网

  春风已度玉门关,绿意新染独山子。在玉门市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独山子乡正以“1366”发展思路为引擎,驱动着富民产业升级、和美乡村蝶变、民生福祉提升,奏响了一曲昂扬奋进的乡村振兴新乐章。

  富民产业提档升级 群众腰包鼓起来

  产业兴,则乡村兴。独山子乡将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精准发力,让农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起来。

  金泉村村民马二洒便是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去年,在乡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他种植的20亩拱棚蜜瓜喜获丰收,亩产达3500公斤。通过“订单农业”直供沿海市场,亩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这可比以前种玉米强多了,收入翻了两番!”马二洒的喜悦溢于言表。独山子乡蜜瓜产业持续壮大,2025年扩建种植拱棚蜜瓜200亩,蜜瓜种植面积将达到1700亩,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产业兴旺,养殖业同样蓬勃跟进。依托兴隆养殖合作社,全乡调引羊只1300只,充分运用玉门市“321”产业奖补政策,带动养殖户扩群增量。今年上半年,全乡累计调引肉羊5178只、肉牛224头,目前肉羊饲养量达8.4万只、肉牛1350余头,养殖业成为群众增收的又一重要支柱。

  与此同时,全乡积极引导优化种植结构,一方面落实种粮补贴政策,稳定粮食作物种植在7100亩以上;另一方面压减高耗水作物,引导农户转向红花等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和美乡村全面铺开 家园颜值靓起来

  漫步如今的独山子乡,一条条沥青路直通农家,一座座庭院整洁有序。文化广场上,孩童在健身器材间奔跑嬉戏,欢声笑语中尽显村庄的生态田园新貌。“这几年,村里真是大变样了!”金泉村党支部书记马全成感慨道。

  这份焕然一新的面貌,源于乡村建设行动的扎实推进。乡里深入实施“八改”工程,持续加强农村房屋动态监测与安全管理,完成农房抗震改造30户、户厕改造100户,居住条件显著改善。4个村沿路沿线完成林带修剪与病虫防治,新栽补植树木6800余株,绿意更浓,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民族广场及2个村的国旗台修缮一新,乡域内20余块广告牌、灯牌广告更新完毕,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聚焦基础设施短板,独山子乡精心谋划了春柳村粪污集中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源泉村以工代赈基础设施、安全饮水供水主管线提升改造、金泉村基础设施及风貌改造等10个重点项目。其中,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保障性租赁住房及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乡域整体风貌与承载能力。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幸福底色厚起来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独山子乡牢牢织密民生保障网,确保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高效运转,惠民政策精准落地。

  据统计,独山子乡已累计发放低收入群体“321”增收补助272.4万元、“雨露计划”补助2.25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11.76万元,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源泉村村民马木洒一家的经历是民生保障的生动体现。年初,马木洒突然遭遇事故,高昂的医疗费几乎压垮了这个刚刚脱贫的家庭。乡村两级防返贫监测机制迅速响应,不仅将其纳入突发困难户帮扶,及时落实医疗救助政策,还送上了20000元的帮扶资金,解了燃眉之急,让这个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

  此外,独山子乡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八一爱民学校创客教室建设积极推进,独山子学校新建教学楼、学生食堂、科学实验室等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教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乡村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

  春风浩荡,扬帆正当时。沿着“1366”发展思路描绘的宏伟蓝图,独山子乡正奋力谱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篇章,一幅承载着民生幸福的壮美画卷,正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徐徐展开。

  通讯员 靳娜娜 李建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