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中考第二天 市教科所评析数学、道法、历史试卷
中国甘肃网6月1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6月17日是2025年兰州市中考第二天,考试科目分别是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当天考试结束之后,兰州市教科所对这三科试卷进行了分科评析:数学试卷在加强基础性考查的同时,也创新试题设计;道德与法治命题以生活化情境为纽带,坚持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命题思路;历史试题坚持依标施考,发挥了学科育人和引导教学的作用。
数学:创新试题的设计 突出能力考查
2025年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命题立足“两考合一”的考试性质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更新设计理念,坚持素养立意,加强基础性考查;创新试题设计,调控试题容量,突出思维能力考查;科学调控难度,发挥考试评价导向功能,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1.深化中考改革,加强基础知识考查
试题关注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如第21题通过对生长素浓度与种子发芽率之间变化规律的探究,考查学生会用函数表达现实世界事物的简单规律、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试题关注价值引领与素养评价相统一,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设计生活情境、数学情境和科学情境,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如第9题《九章算术》等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发挥了考试命题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
试题在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考查中,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试题对核心知识进行重点考查,如函数、尺规作图、统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核心知识,以主观题为载体,通过增强试题的综合性来增加试卷的覆盖面,同时在客观题进行补充考查。
2.创新试题设计,突出思维能力考查
试题降低客观题分值,增加主观题分值,观题命制注重问题解决,设计跨其他学科融合类试题,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和系统思维。调控试卷容量,适当精减题量,减少单纯考查技能熟练性与考查内容重复性的题目,保证学生考试中有充足的作答时间。
试题根据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明确每道题所要考查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理性思维、科学精神。试题设计关注数学学习的完整过程,将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经验浓缩于试题中,如第25题四边形综合题体现了对数学解题策略与数学研究方法的考查,关注通性通法与数学本质。
试题创新情境、内容和设问设计,避免死记硬背、机械刷题,深入考查高阶思维。重视情境的真实性、科学性和跨学科性,如试题中“集热板”“平面图形的镶嵌”“地月距离”“三等分角”等考证于学术专著;“生长素浓度与种子发芽率”“豌豆荚里豆子粒数”来源于真实实验,涉及与语文、地理、生物等学科的融合,引入数学文化——《九章算术》中的损益术、三角函数的渊源、古典问题、黄金矩形。第26题是对2024年试题中新定义问题的延续,该题创新性与基础性相统一,考查阅读理解、分析推理、知识迁移、逆向思维、知识运用等高阶思维。
道德与法治:选用地域性素材是命题亮点
2025年兰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命题以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轴,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以生活化情境为纽带,坚持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命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1.试题彰显学科德育功能
今年的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彰显学科德育功能,在考查学科知识和素养的同时,发挥教育引导功能,学生在考试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如第5、6题涉及青春期等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与现象分析;第21题,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亲社会行为,“职业准备”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与高一的生涯规划做到有序衔接,体现德育的持续性。
试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考查学生多维多层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强调德育践行,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如第7、9、20、23题甘肃的发展、中国的全球治理观、阅读的意义等,增进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2.从生活素材中选取命题角度
试题命制注重考查学生学科思维和综合素质。试卷结构、题量、难易度与往年保持一致。试题从选项编制到主观题设问,从生活素材中选取命题角度,聚焦主干知识,考查理解与运用,引导学生从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把握学科内容。如第8、14、17题。
试题命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和关键能力。遵循“三贴近”原则,精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真实情境素材,如18题兰州特色酸奶研发密码解析、23题甘肃发展成效原因分析、22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依据宪法制定、10题公民日常行为涉及的权利义务、16题清明祭英烈活动意义理解等,以漫画、表格等多种方式考查学生辨析、判断、说明、论证学科观点的能力,体现素养立意。
3.选用地域性素材是命题亮点
试卷合理设置难度与区分度。试题挖掘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经过加工与重组,以新的方式呈现,检测学生学习理解应用实际状况,引导教师教学研究教材、理解教材、用教材教,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此外,试题选取源于学生生活的真实素材,创设关联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家乡建设、国家国策等问题或任务,考查学生道德认知、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表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16、18、19、20题等,说明了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的。
历史:稳中有变 贴近生活 强化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
2025年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关注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坚持依标施考,体现守正创新,强化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发挥了学科育人和引导教学的作用。
1.厚植家国情怀 弘扬优秀文化
试题坚持价值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202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第14题通过认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感悟抗战精神,涵育家国情怀;第4题通过认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试题坚持目标导向,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文化自信。如第1、2、5题取材秦公簋、莫高窟壁画等甘肃乡土素材;第10题以中国传统节日创设情境,认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增进文化认同。
试题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如第16题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理解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第24题以“冻鸡战”认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合作共赢,体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稳中有变 贴近生活
试题融入探究活动形式,创设开放性试题,考查创新思维。如第26题设计了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参与完成探究任务;第27题关联中外历史知识,撰写辩论词,将考查内容从单一的史实评述转向多维素养融合,凸显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试题通过多样化情境设计,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第8题创设史学素养题;第18、22等题立意于单元主题和大概念统整;第6题设计了跨学科试题;第7、12等题融入了美育元素。实现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综合融通考查。
此外,试题选取生活素材,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实现了学生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结合。如第7题引入古代的“带货人”,实现了古今关联;第10题中粽子形状及端午节各种习俗,贴近生活;第20题的辣椒为学生熟悉的食材。
3.试题紧扣主干 强化基础考查
试题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紧密结合课标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如第9题紧扣课标“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考查对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了解;第11题紧扣课标“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考查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理解,为核心素养的发展筑牢学科根基。
试题紧扣主干知识,要求结构化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如第3题要求概括西汉大一统王朝巩固这一阶段特征,认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第18题通过古代文明在世界多地的诞生,认识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源多样,避免知识碎片化,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本套试题关注教、学、评的一致性,严格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确定考核层次。如第26题聚焦“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主题,体现对“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的考查;第27题从中外关联的角度体现对“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的考查,也从“开放与发展”的视角体现对“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的考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巧灵
- 2025-06-182025年甘肃高考志愿填报时间确定
- 2025-06-17省教科所中考评价专家王沛老师点评今年兰州中考作文题 让考生感悟成长中的喜悦
- 2025-06-17兰州市教育考试院深度评析昨日科目试卷 三科试题共同关键词:素养
- 2025-06-172025年兰州中考按下启动键 学生在教室考 家长在场外“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