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三农

【甘快看】甘肃民勤:“信用种树” 汗水浇出“绿色存折”

2025-06-16 22:1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6月16日电(记者张新新 多蕾)“种梭梭攒积分,逛景区能打折,这绿苗苗真成了‘绿色存折’。”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仲麟生态公益林基地,志愿者一边给新栽的梭梭浇水,一边展示手机里的“志愿汇”服务信用积分。

  志愿者在民勤的沙漠中种树。新华社发

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夹击之下的民勤,全县94%的国土面积是沙漠和荒漠化土地,是我国重要的沙尘暴策源地之一。面对严峻的生存挑战,民勤闯出了一条新路——用“信用”当纽带,将“志愿服务信用积分”与“文旅消费权益”挂钩,让每一滴治沙的汗水、每一次诚信的举动都变得“可量化、可感知”,让守护绿洲的热情,换来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

志愿者每天早上到治沙基地通过“志愿汇”打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下午结束后再打卡计时,一天8小时的服务时长信用积分就会存储到“志愿汇”App中。

  志愿者在民勤的沙漠中种树。新华社发

为了维护志愿者的权益,民勤推出了“志愿时长信用积分当钱花”活动,志愿者们手机一亮,“志愿汇”服务信用积分即可享受景区优惠政策,兑换文创产品、美食街消费券等。

自发起“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以来,已有4.1万多名天南地北的志愿者汇聚民勤沙海,种下152万株梭梭、柠条等沙生植物,在黄沙中写下绿色承诺。

针对独特的沙漠生态游,民勤更是把“信用”深度植入旅游体验。“志愿汇”服务信用积分高的游客,能优先享受深度导览、非遗体验等增值服务。信用,悄然成了开启丰富文旅体验的金钥匙。

  志愿者在民勤的沙漠中种树。新华社发

汗水浇灌出绿意,信用催生了活力。今年以来,民勤县已完成人工造林13.13万亩、工程固沙13.16万亩,沙化土地持续“瘦身”,生态屏障日益坚固。更可喜的是,“信用+志愿+文旅”的创新模式,让当地文旅产业风生水起,诚信氛围日益浓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