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科技赋能“薯”光好 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近年来,西和县以特色产业培育为抓手,全力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效,奋力描绘产业兴旺、乡村宜居、百姓富足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走进西和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马铃薯脱毒种薯雾培联动温室大棚,一排排脱毒种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掀开苗床下的幕布,细密水雾氤氲升腾,雪白的根须舒展垂落,圆润的马铃薯原原种如珍珠般悬挂其间,闪耀着乡村振兴的农业新“薯”光。
作为马铃薯产业的“芯片”,原原种的培育质量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水平。西和县何坝镇民旺马铃薯合作社创新应用的微型薯“雾培法”生产技术,为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该技术依托智能化温室监控系统,采用全程无土化栽培模式,实现温度、水分、养分的精准自动化调控。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不仅显著提升了微型薯繁殖效率,更以生产周期短、环境可控性强等优势,成功突破了西和县马铃薯微型薯的产能瓶颈,为大规模推广种植奠定了良种基础。
“我们前期经过严格的脱毒组织培养、水培育苗优化,现已实现规模化雾培生产,年产能预计可达2000万粒。”合作社负责人郭大权介绍道,“通过精细化的育苗操作和自动化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管理,有效保障了原原种的品质和产量,实现了高质量、规模化生产。”
近年来,西和县聚焦马铃薯种薯产业,着力打造“引、育、繁、推、加、销”全产业链条,推动脱毒种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作为龙头企业,民旺合作社深耕马铃薯脱毒苗组培、种薯繁育及种植、储藏、销售等环节,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新品种选育、茎尖脱毒、病毒检测、试管苗组培快繁、无土栽培、水肥药一体化、病虫害防治、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合作社已辐射带动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2万余亩,其中标准化种植10万余亩,一级脱毒种薯繁育2万亩,产业优势区域不断扩大。
通讯员 梁云霞 图/文
- 2025-06-13泾川:优化营商环境 强链赋能农特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6-13玉门:订单农业绘“椒”卷 统种共富拓新途
- 2025-06-13西和:让牛产业真正“牛”起来
- 2025-06-13临泽:甜叶菊种出致富“甜”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