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兰州市西固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项目建设

2025-06-13 10:0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原标题: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西固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项目建设

  西固区柳泉镇漫坡头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共有耕地2001亩,村里的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大部分土地成了撂荒地。为了让撂荒地“活”起来,西固区多方筹集资金312万元,在漫坡头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00亩。

  “你看,这里以前是大片的撂荒地,现在却是高标准农田,进入农田的1.7公里主干道也拓宽了1米多,大型车辆、机械可自由出入,这是一条产业振兴路,也是一条村民致富路。”漫坡头村村民赵克旭对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赞不绝口。

  为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漫坡头村积极把握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机遇,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广泛发动群众参与。2024年投资100万元的主干道拓宽和村内道路硬化提升两个项目建成,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还为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基础。

  2023年以来,西固区累计投入财政奖补资金707万元,建成项目21个,惠及20个行政村6000余人,漫坡头村的道路拓宽和硬化提升项目,让曾经狭窄颠簸的进村主干道完成拓宽改造,急弯路段增设警示标识,会车安全隐患彻底消除。长期困扰村民的土巷道实现硬化,彻底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乡村要振兴,改革是关键。近年来,西固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项目建设,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升级、产业融合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壮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路灯亮了,我们的心更暖了。”这是记者在青石台村采访时多次听到群众说的话。

  青石台村有着丰富的林草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但该村唯一一条与外界联系的主干道长期没有路灯,村民夜间出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为此,新城镇聚焦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期盼点和基层治理难点,充分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排解民忧,积极争取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23.8万元,安装80余盏路灯,解决群众夜间出行安全难题。

  集群众之力,办群众之事,暖群众之心。步入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工人们正在铺设U型槽。之前,河口村老旧土渠渗漏严重,淤泥堆积频发,每逢灌溉期,村民们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清淤,农田灌溉依然不够通畅。今年,村上聚焦村民急难愁盼,积极争取财政奖补资金,启动覆盖全村主要农田主灌溉区2000米U型槽铺设,构建高效节水灌溉体系,不仅能减少水资源渗漏损耗,提升灌溉效率,还能通过标准化渠道设计,降低淤泥沉积速度,减轻村民清淤负担。

  “U型槽铺到地头,浇水省时又省力!”谈及农村综合改革项目,村民们的脸上堆满笑容。

  今年,西固区计划实施农村公益事业综合提升改造项目35个,总投资1548.1万元,涉及1乡5镇3街25村,惠及群众44940人。这些项目涵盖村内道路13.36公里、小型水利设施22.57公里、路灯180盏等民生工程,通过“财政奖补+村集体投入+村民自筹”模式,构建起共建共享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目前,第一批615万元资金已下达,15个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预计年内建成投用。

  试点项目破新局,产业融合激活动能。作为农村综改的“试验田”,西固区河口镇农文旅融合综合改革示范点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总投资1465万元,已争取到位市级财政补助3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065万元,建设乳制品加工厂和“河口古镇5G+智慧旅游管理系统”。项目建成后,将整合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农业+文化+旅游”多元产业体系,通过创意包装农产品、开发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提升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同时,智慧旅游系统将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智慧农业、特色小镇等新兴业态发展。

  从田间地头到文化古镇,从传统农业到智慧旅游,西固区正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乡村振兴新动能;以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项目建设为画笔,在广袤乡村勾勒出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样本。(记者 董永前 通讯员 王天琦)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