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甘州:多元产业“链”动乡村振兴 生态经济绘就富民新图景

2025-06-02 11: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初夏时节,甘州区新墩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园艺村的葡萄藤蔓缠绕,双塔村的菌菇破棒飘香,两大特色产业正以科技赋能、生态循环、农旅融合的创新模式,串联起乡村振兴的“致富链”,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赋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在园艺村葡萄种植基地,215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和41座钢屋架拱棚内,阳光玫瑰、夏黑等高端葡萄品种通过智能化温控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品质跃升,单棚年产值超20万元,售价达每斤5元,收益为露地种植的3倍。同步推进的20座新型温室将采用智能监测系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而双塔村的菌菇产业则通过现代化日光温室和自主种植模式,实现单棚年纯收入6万元以上,基地年产量超300吨,带动3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10万元。

  生态循环,绿色经济激活资源

  双塔村创新探索“菌-肥-饲”循环模式,将废弃菌棒转化为有机肥和饲料,年处理菌棒500吨,为周边果园和养殖户增收超50万元。园艺村则依托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打造标准化生产流程,通过“甘泉”品牌订单农业和冷链物流体系,推动葡萄远销兰州、西宁等地,破解滞销难题。两村以生态循环理念,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形成绿色产业链闭环。

  农旅融合,多元业态拓宽增收路

  园艺村借力滨河新区区位优势,开发“葡萄采摘+乡村民宿”旅游线路,套种草莓、樱桃番茄等果蔬,吸引市民体验农事课堂,周末单日收入可达传统种植的半月收益。双塔村立足产业基础推进香菇生产基地升级建设,在现有21座现代化温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融合采摘体验、菌菇科普等项目,并探索“香菇+草莓”“香菇+多肉”轮作模式,

  升级后同步开放标准化生产区供游客参观采摘,配套菌菇科普展示区,形成“生产示范+体验观光”融合格局。

  政策聚力,全链布局擘画新蓝图

  新墩镇政府将葡萄、菌菇列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通过专项扶持政策推动产业联合社建设,为农户提供技术、农资、销售一站式服务。未来计划延伸产业链,探索“葡萄+研学”“葡萄+康养”等新业态,同时推动菌菇产业与丹霞景区联动发展,构建集生产、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从单一生产到三产融合,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新墩镇以葡萄的“甜蜜”和菌菇的“鲜香”为笔,绘就生态与经济共赢的乡村振兴画卷。如今,特色产业不仅成为村民的“致富密码”,更擦亮了甘州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色名片”。葡萄架下话丰年,菌菇香里谋振兴,全镇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勾勒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蓝图。

  通讯员 门海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