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千村产业兴 兰州“村村万树”行动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小康营乡浪街村
初夏的兰州乡村,绿意正浓。走进榆中县小康营乡浪街村,崭新的村道两旁栽满了云杉、金叶榆、垂柳等苗木,杏树上结满了嫩绿的杏子。随着兰州市“村村万树·绿美乡村”行动的推进,村庄绿化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正在释放生态红利。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文旅新业态,昔日的荒坡荒地变身“绿色银行”,传统农林业与乡村旅游的“跨界联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村一景 万树成荫
“今年年初,我们制定了2025年的村庄绿化美化行动方案,并成立了工作专班,打造一村一品,浪街村主要依托老家·浪街旅游景区打造乡村旅游基地”榆中县小康营乡副乡长金凤萍告诉记者,浪街村今年依托龛谷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力开展“3331”和“村村万树·绿美乡村”行动。在村庄小路、产业路两侧,以及示范带沿线,种植云杉、紫叶稠李等树种,共计56万株。在种植过程中,还创新使用无人机进行辅助工作,大大提高了绿化植树效率。
同属小康营乡的徐家峡村也在“村村万树”行动中积极作为。村中乡贤以及退休干部提供经济支持和资源打造乡贤林,在村中主干道两侧栽种云杉、金叶榆等苗木。同时,徐家峡村的村民也积极响应号召,在房前屋后栽种紫斑牡丹等观花植物。小康营乡武装部部长陈飞介绍,徐家峡村土地为沙土,且常年气温偏低。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充分考虑本地环境,选择了适宜本地气候环境的耐寒旱植物,例如观叶灌木金叶榆等树种作为绿化树。
绿韵漫乡野 文旅促振兴
“村子变美了,大家伙谋发展求致富的劲头也变得更足了!”据榆中县小康营乡武装部部长陈飞介绍,徐家峡村与兴隆山相连,海拔在2000米左右,气温较其他地区普遍偏低2—3摄氏度,并且村中还有一条从山涧流淌而出的山泉水,泉水甘甜清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这里成为了人们夏季避暑纳凉的绝佳之选。记者在沿途看到,许多民居的墙上都画有彩绘,动漫元素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自然之美与人文艺术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交融。陈飞告诉记者,近年来,徐家峡村整体布局,打造哪吒主题文化桥,修建小游园,积极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吸引游客。“村子里好几家民居都在装修,准备打造成民宿”陈飞说。紧邻徐家峡村的浪街村,创新探索“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依托广袤林地资源,精心规划林下露营经济区,游客可在此搭起帐篷,沉浸式感受自然野趣,抬眼便能欣赏层层叠叠、绿意盎然的壮美梯田风光。不仅如此,两村间新修的环形观光路串联起沿线美景,为游客带来更便捷、丰富的游览体验。绿美乡村建设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激活文旅产业新动能,培育农村经济新业态,为经济腾飞书写新篇章。
长效机制保成效 绿美乡村向未来
城关区伏龙坪街道武装部长李延莉介绍,兰山头营村深入开展“村村万树·绿美乡村”行动,全力做好“见缝插绿、逢隙种花”和村庄“五边四旁”绿化美化工作,已形成“一村一景”的生态格局。截至目前,已种植云杉、白皮松、山杏、榆叶梅、黄刺玫、北美海棠、金叶复叶槭等绿化树种6400余株,种植百日草、蜀葵、锦葵、波斯菊、天竺葵等花卉4100余平方米,平整清理绿化用地3100余平方米。下一步,伏龙坪街道将继续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空白补绿、破墙透绿等方式,不断提升村庄“含绿量”,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记者从兰州市林草局了解到,我市鼓励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动员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深入开展“一人一棵树”“一个单位一片主题林”“一家企业一片经济林”等“N+1”共建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建“乡贤林”“支部林”“主题林”“爱心林”等特色主题,力争每一个行政村建设一处绿色景观点、栽植一条绿化带、营造一片风景林,形成路有树、街有景、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的人居生态环境。推进乡村绿化与全民义务植树有机衔接,营造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为确保“村村万树?绿美乡村”行动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兰州市建立了“市级统筹、区县主责、乡镇落实、村社包干”四级责任体系,将行动的每个环节都细化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兰州市“村村万树?绿美乡村”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明确了行动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为行动的开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潇 文/图
- 2025-05-19【甘快看】140名专家“上岗” 助力寒旱特色农业发展
- 2025-05-19【甘快看】甘肃 启动农业抗旱应急响应 保种保苗减少损失
- 2025-05-10【甘快看】在希望的田野上 甘肃金塔 北斗导航+智能播种 科技助力辣椒移栽
- 2025-05-19【感动甘肃·陇人骄子】陇原大地上的“种源守护者”——记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会川试验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