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沈文刚 通讯员 周东辉 张青青 李瑞娟
在甘肃农业大学,宋承琳、宋承瑜被学院师生称为“草业双姝”。这对姐妹花“考研+保研”双轨并行,共同叩开了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大门,即将开启新的学术征程。
“草业双姝”宋承琳、宋承瑜
姐姐宋承琳是考研路上的“笃行者”,她平均成绩和综测班级排名第一,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获甘肃省三好学生,并在《草原与草坪》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妹妹宋承瑜是耀眼的“全能学霸”,她连续三年稳居专业第一,揽获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等殊荣。
从田间到实验室:盐碱地里长出的“绿色约定”
姐妹俩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的不解之缘始于高考志愿表上充满默契的选择。
姐姐宋承琳
“我们的姐姐宋承琦是开路先锋。她早我们一步考入学校动物医学院,每次回家都会带来校园里的新鲜事。正是她分享的那些充满智慧火花的课堂瞬间,让我们在填报志愿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草业科学这个国家特色专业。”宋承琳说。
“家乡曾因土地盐碱化导致大片农田渐渐失去生机,儿时记忆里金黄的稻田慢慢变成了泛着白碱的荒滩。每当看到长辈们在板结的土地上叹息,我们想知道有没有一种草能在盐碱地扎根,让家乡重新绿起来?”带着这份执念,她们将童年的疑问化作学习的动力。
实验室里,姐妹俩的配合天衣无缝:姐姐那双善于驾驭精密仪器的手,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妹妹调试设备;而心思细腻的妹妹,总能在姐姐观察样本的关键时刻,恰到好处地递上所需试剂。
妹妹宋承瑜
“草业科学的魅力,在于它用最小的种子孕育最磅礴的力量。”姐妹俩异口同声地表示,“一株草能固沙、一片草能养畜、一丛草能扮靓城市,而我们有幸成为‘种草人’,在荒野中播撒绿色希望。”
对她们而言,选择草业科学从来不是简单的专业抉择,而是一场与土地的深情对话,一次用知识回报乡土的郑重承诺。
1+1>2:姐妹方程式里的成长密码
“我们不是彼此的竞争对手,而是人生路上的能量补给站。”这对姐妹的相处密码,藏在无数温暖的日常片段里——从食堂里共享三餐升腾的烟火气,到图书馆并肩伏案时笔尖的沙沙声,再到周末相约探索城市时留下的串串足迹,她们的身影始终形影相随。
宋承琳在校期间所获部分奖项
在考研最紧张的冲刺阶段,妹妹化身“专属解压师”,带着姐姐穿梭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悄然稀释了备考时紧绷的焦虑。而在保研的关键时期,姐姐熬夜为妹妹模拟小组面试,时而化身严厉考官抛出刁钻问题,时而转为贴心队友给予鼓励,帮助妹妹练就从容不迫的临场应变能力。
她们的协作早已超越生活琐事的层面,形成了一种“共生共长”的独特模式。即便面对竞争,她们也始终秉持着“合作中竞争”的理念:申请同一笔奖学金时,会互相打磨PPT直至深夜,只为呈现最完美的展示;参加同一场比赛时,又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资料、交流心得,在良性竞争中实现双向成长。
如今,即将携手迈入中国农业大学的姐妹俩,早已为新征程描绘出清晰的蓝图。
宋承瑜在校期间所获部分奖项
她们计划在第一学期夯实专业基础,随后共同加入草业科学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互补性课题研究,并保持每周学术交流的惯例,延续本科时期互相促进的学习模式。
奋斗从来不是孤独的跋涉,而是志同道合者的交响乐章。对这对姐妹而言,共同走进中农并非终点,而是在更广阔的草业科学天地里继续谱写“姐妹同心,其利断金”的科研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