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小陇热线 >> 便民服务

隔着玻璃晒太阳能不能补钙? 4月“科学”流言榜告诉你真相

2025-05-07 14:3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隔着玻璃晒太阳也能‘补钙’”“太阳能板释放有害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只吃水煮菜能减肥”……4月“科学”流言榜权威发布,一起来看看这些流言是不是也曾让你“中招”。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记者与编辑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1 隔着玻璃晒太阳也能补钙?

  流言:户外吹絮惹人烦,不想出门时,坐在自家阳台隔着玻璃晒太阳,也能够补钙。

  真相:晒太阳并不能直接为人体提供钙元素,而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B(UVB)能够作用于人体皮肤,使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被吸收入血并经肝、肾代谢后变成活性维生素D。研究表明,虽然维生素D也可通过食物补充一部分,但约80%还是要通过紫外线照射来自身合成。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吸收,还能调节骨代谢,从而达到补钙的功效,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等病症。所以,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平时要注意适当晒太阳。

  隔着玻璃晒太阳很难补钙。根据波长不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A波长最长,为320-400纳米,能量较低,95%以上能穿透大气层,是导致皮肤老化和晒黑的元凶。UVB波长中等,为290-320纳米,但能量较高,大部分会被臭氧层吸收,仅约10%能到达地面,是导致皮肤晒伤和色素沉着的主要原因。UVC波长最短,为100-290纳米,几乎完全被臭氧层吸收,无法到达地面。

  能够帮助合成维生素D的是UVB,UVA则对维生素D的合成没有帮助。而普通玻璃如窗户、汽车玻璃,几乎可以阻挡所有的UVB,仅允许UVA透过;特殊玻璃(如石英玻璃)可能允许UVB通过,但日常生活中极少使用这类材料。因此,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的透过率会大幅度降低,即使感到温暖,皮肤也无法获得足够的UVB来合成维生素D,从而无法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选择合适的晒太阳时间很重要,上午9时到10时、下午3时到5时,这两个时段温度比较合适,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比较丰富,但又不是最高,是比较好的晒太阳时间。每周2-3次,将头面部、手臂、腿部等暴露在日光下30-60分钟,就足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2 太阳能板释放有害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

  流言:太阳能板会释放有害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不要使用。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太阳能板的核心技术基于光伏效应,通过半导体材料(如硅)直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是非电离辐射,与X射线、核辐射这类电离辐射完全不同,不会损伤DNA,也没有致癌性。

  即使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交流电时,也只会产生极低水平的电磁辐射。国家对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有严格的标准,这些辐射的强度远低于一般家用电器或通讯设备。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公众磁场暴露限值为100uT(uT:微特斯拉的缩写,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而光伏系统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远低于这个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总之,目前没有任何权威研究表明太阳能板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事实上,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能够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对公共健康利大于弊。

  3 只吃水煮菜能减肥?

  流言:减肥过程中,应该多吃水煮菜,少吃肉。

  真相:只吃水煮菜不一定能让你减肥,却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危害身体健康。减肥需要的是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单一食物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相比于爆炒、油焖、红烧等烹饪方式,水煮菜通常可以减少摄入的油脂和热量,因为不需要添加大量的油来烹饪,这样做有助于减少它的热量,所以很多人说这样做能减肥。其实也不一定。减肥的关键是控制能量的收支平衡,只有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支出,才能减肥。只吃水煮菜,但如果吃得特别多,还吃很多能量比较高的菜,比如土豆片、山药片、藕片等淀粉含量高的蔬菜,能量同样很高,也会长胖的。

  而且,水煮菜不能提供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只吃水煮菜、不吃肉蛋奶,也没有水果等食物摄入,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健康的减肥,不仅要控制热量摄入,还要确保摄入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肉蛋奶,确保足够的营养。

   4 “机器人手术”等于“机器人做手术”?

  流言:机器人手术就是机器自己动刀,脱离医生独立操作。

  真相:机器人其实是医生的“超能外骨骼”:主刀医生全程坐镇控制台,通过手指精细操作主控器,机械臂同步复现医生动作,并自动滤除手部震颤。就像顶级赛车手配备精密方向盘,每个切割、缝合动作都由医生亲自“驾驶”。

  因为机械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特别适合处理胰腺这类位置深、血管密集的器官,胰腺手术的“暗战”更需要人机协同。通过使用机器人配备的可多角度旋转的器械,外科医师可以在狭小空间完成毫米级精细解剖,3D高清影像更是将血管放大10倍显示。

  机器人手术创口虽小,恢复快,但复杂情况仍需传统开腹手术。何时进退、如何取舍,全靠医生临床经验判断。因此,机器人本质是医生的“超级工具”,而非拥有自主意识的“外科医生”。

  5 长期使用电动牙刷会导致牙齿变薄、牙龈出血?

  流言:尽量不要使用电动牙刷,因为长期使用会导致牙齿变薄,或者牙龈出血。

  真相:电动牙刷正常使用不会伤牙,更不会导致牙齿变薄或牙龈出血。事实上,电动牙刷的振动频率稳定,能够更有效地去除牙菌斑,相比手动牙刷,反而能减少刷牙时的摩擦损伤。

  牙齿变薄主要是由于牙釉质受损,而这通常与错误的刷牙方式、使用过硬的牙刷或过度用力刷牙有关,而不是电动牙刷本身造成的。牙龈出血则往往是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问题的表现,正确使用电动牙刷还能帮助改善牙龈健康,而非导致出血。

  保护牙齿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刷头、力度适中的模式,并搭配正确的刷牙方式。如果使用得当,电动牙刷不仅不会伤牙,还能帮助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降低龋齿和牙周病的风险。

  6 “清幽”益生菌、牙膏等产品可以治疗幽门螺杆菌?

  流言:“清幽”益生菌、漱口水和牙膏等产品,可替代药物或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

  真相:幽门螺杆菌是胃部最常见的致病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相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原。目前,市场上部分商家推出“清幽”类商品,包括口服益生菌、外用漱口水和牙膏等。

  事实上,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胃部,漱口水和牙膏只能作用于口腔,无法根治胃内感染。益生菌能作为辅助手段调节肠道菌群,但无法替代正规药物。目前,医学界公认采取“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即14天疗程内联合使用抑酸药、铋剂和两种抗生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实需要关注,但只有极少数感染者可能会发展为胃癌。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感染者应与家人朋友分餐,避免与别人共用餐具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