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华亭:新农人“秀姐”的“致富小传”

2025-04-29 16:09 来源:中国甘肃网

  在华亭市河西镇,李会秀可谓远近闻名的“网红”,她利用一部手机、一个三脚架和一碗“荞面节节饭”改写命运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李会秀今年38岁,是从云南远嫁到甘肃的媳妇。在网上和村庄,人们都叫她“秀姐”。

  “秀姐”从养羊十年亏损20万的困境,到成为全网粉丝超10万的乡村美食博主,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折射出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澎湃力量。

  “秀姐”来自云南,2015年,她带着对爱情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期待,零彩礼远嫁到甘肃华亭,与丈夫在农村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初到华亭,面对陌生的环境,秀姐没有丝毫退缩,她和丈夫一起努力,期望能过上富足的日子。他们选择将全部积蓄投入养羊事业,凌晨四点喂饲料、背着孩子翻山放羊、寒冬深夜接生羊羔……十年间,这对夫妻在大山深处挥洒汗水,却因市场波动、养殖成本攀升,最终亏损20万元。“看着账本睡不着觉,但日子总得往前奔。”秀姐的感慨道出无数传统农户的辛酸。

  转机出现在2023年华亭市商务局组织的电商人才培训时。当讲师展示着陇南花椒、静宁苹果通过短视频热销的案例时,秀姐盯着自己裂屏的手机,想起自己刷到云南老家有人做鲜花饼直播的场景,灵光一现。“原来土灶台也能成直播间!”她咬牙用本不多的积蓄买了二手稳定器和补光灯,在自家小院成立了“秀姐工作室”。在夫妇二人的努力下,镜头里的秀姐展现出积极乐观、踏实肯干的生活态度,家庭中和谐有爱的氛围也感染着每一位观看视频的人。

  视频从刚开始的无人问津,到逐渐有了几千、几万的浏览量,他们的努力开始得到回报。直到2024年3月,一条做荞面节节的视频终于爆火。荞面节节是西北地区的传统特色面食,口感独特,清香四溢。秀姐在视频中熟练地展示着制作荞面节节的实操教程,这条视频如同星星之火,迅速在网络上蔓延开来,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视频发布后,播放量突破1100万,评论区涌入上千条“原来甘肃的面食种类也很多”“没想到荞面还能做这样,看着真香想尝尝”等的留言。

  爆款视频只是起点。在当地商务局组织的电商培训中,秀姐系统学习了短视频运营、直播话术和网店管理。如今,她的账号“秀姐远嫁甘肃”已形成鲜明风格,镜头从厨房延展至麦田、羊圈,真实展现“带着娃娃种地”的新农人日常。

  通过短视频引流,他们开设抖音、快手、视频号小店销售荞麦面、华亭酿福纯粮醋及云南特色产品等商品。其中,甘肃土豆粉条更是创造了惊人的销售业绩,通过一条制作麻辣烫视频就卖出去了3000多单,全年销售共计4万多单,收获了一大波好评。

  这不仅让各地网友品尝到了甘肃的美食,也让秀姐的粉丝量呈爆发式增长。如今,“秀姐远嫁甘肃”在抖音上拥有9万粉丝,快手粉丝达8.7万,视频号粉丝也有2万。曾经那个努力从一座山走到另一座山的远嫁女,如今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秀姐的转型正是县域电商战略的生动实践。自2021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落地以来,华亭市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网货中心、市级物流中心各1个,建成三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现已实现行政村快递网点100%覆盖,物流成本下降40%,打造“华味亭好”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朱家坡、河南村等新农人镇村直播基地6个。这些完善的电商基础设施,为秀姐这样的电商从业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华亭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传统养殖到数字经济,秀姐的成功印证着农村产业的深刻变革。“手机就是新农具,直播就是新农活。”在她的视频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镜头外的声音充满希望:“以前觉得山沟困住了人,现在发现网络能带我们去任何地方。”

  在华亭,越来越多的“秀姐”正借力电商东风破局重生。这座西北小城的实践表明:当田间地头遇上数字浪潮,乡村振兴便有了无限可能。

  通讯员 张小兵 马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