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书香满城润心田——古浪县多维施策构建全民阅读新生态

2025-04-22 08:24 来源:古浪县融媒体中心

  春日的古浪县图书馆内,阳光透过玻璃幕墙倾洒在整齐的书架上,读者张女士正专注地翻阅书籍:“这里环境幽雅、设施智能,每周我都会带着孩子来感受书香氛围。”这温馨的一幕,折射出古浪县以文化惠民为牵引,通过基础设施升级、教育体系融合、基层阵地深化的系统化布局,让全民阅读成为县域发展的精神引擎。

阅览室

  新建的古浪县图书馆以4500平方米的现代化空间重构阅读场景,三层开放式结构集纳9大主题功能区,配备智能借阅系统、全馆Wi-Fi及多功能设施,年接待读者突破17.5万人次。这座开放的“城市书房”不仅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更通过每周60小时的免费服务、5.34万册次的图书流通,让阅读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我们正从传统借阅向智慧服务转型,让每个书架都成为知识共享的节点。”图书馆副馆长段生辉介绍道。

诵读比赛

  推广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古浪,这股文化浪潮早已突破图书馆的边界,浸润全县校园。在县文化馆展演大厅内,270余名少年儿童在“书香润古浪 经典咏流传”诵读大赛中演绎《满江红》《读中国》等作品,稚嫩的嗓音传递着文化传承的力量。舞台上的精彩呈现,源于全县教育系统对经典诵读的精耕细作——各中小学将经典诵读纳入日常教学,通过晨读课堂、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深化文化浸润;幼儿园以童趣化方式开展绘本共读、情景演绎等活动,构建家校联动的阅读生态。在校园读书角、社区阅读空间等阵地,师生共读、亲子阅读已成常态,琅琅书声与翰墨芬芳交织出独特的文化韵律。

  其中,古浪县城关第三小学的“共沐书香·悦享成长”系列活动成为生动注脚:历时三年培育的阅读成果展上,买志红老师以《读写中春暖花开》描绘教师专业成长的蜕变轨迹,学生党雨欣则用清亮的嗓音分享《书海拾贝,墨香盈心》:“每本书都是一扇窗,推开就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书海里拾贝的过程,就是我们在文字中寻找勇气、智慧和心灵共鸣的旅程。”

在农家书屋读书

  当书香漫过校园围墙,乡村振兴的沃土也绽放出智慧之花。在西靖镇惠民新村农家书屋,村民崔让正在《设施农业技术指南》中寻找种植窍门:“科技类书籍帮我们解决了大棚温控难题。”目前全县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涵盖农业技术、健康生活等类别的丰富藏书,构筑起扎根乡土的“知识粮仓”。这些书屋不仅提供实用知识资源,更常态化开展科技讲座、农技培训等活动,将书香转化为致富动能。通过专家驻点指导、经典诵读下乡等创新形式,农业专业技能与人文经典在田野间交汇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扫码查阅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古浪县农家书屋迎来智慧升级。新堡乡兴民新村率先推出“一码通”借阅系统,村党委书记单济武带领团队创新运用二维码技术,将6个书架84个书框精准编码,对图书实行数字化管理。读者只需扫描书屋内的查询二维码,输入书名或关键词,即刻获取图书定位、借阅状态等信息,借还时间从10多分钟锐减至1分钟。“现在扫码就像在书海里‘精准捕捞’,再不用‘大海捞针’咯!”村民张彩捧着刚借到的《蔬菜病虫害防治》笑得灿烂。

  这套系统不仅实现自助借还、实时更新库存,更构建起智慧服务闭环。村文书张桃花展示后台数据:“系统自动记录读者偏好,还能根据借阅热词动态调整书目,让书架‘活’起来。”书屋同步开通线上预约功能,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锁定心仪书籍,更通过微信公众号收集阅读需求,让“知识粮仓”随春耕秋收时节智能换仓。

阅读书籍

  从智能图书馆的便捷服务到校园课堂的经典传承,从农家书屋的技术赋能到社区家庭的亲子共读,古浪县正以多层次、全域化的创新实践,让阅读成为润泽人心的甘霖。推广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古浪,随着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纵深推进,古浪县通过构建覆盖城乡的阅读网络、打造多元文化供给场景,让书香浸润街巷阡陌,以文化滋养赋能城乡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动能。

  实习记者:朱淑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