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解码“藏粮策” 深耕“希望田”

春和景明,农事正忙。玉门市黄闸湾镇抢抓三春生产关键期,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工作核心任务,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设施升级、服务保障等系统性举措,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截至当前,全镇已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09.75万元,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83.7%,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率达89%,一幅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春耕图景正在这片热土上生动铺展。
政策扶持激发生产动能
黄闸湾镇着力构建“政策+金融”双重激励机制,积极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种植专项补贴等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系统实现209.75万元补贴资金精准直达农户。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种粮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富民贷”“产业贷”等信贷支持,有效破解资金瓶颈。“这些政策就像及时雨,让我们敢投入、愿种粮。”种植大户何瑞的感慨道出了全镇农户心声,政策激励效应持续显现。
智慧农业重塑生产格局
在黄花营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精量播种机高效作业,单台机械日均春播面积突破60亩。全镇通过搭建智慧农业监测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管控,较传统灌溉方式节水40%、节肥30%。“现在坐在控制室就能完成浇水施肥,产量还能提高15%以上。”灌溉管理员殷华东演示着数字化管理系统。同时,该镇大力推广药剂拌种、精量播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农业种植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例,我们采集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为农户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既减少了肥料浪费,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促进了粮食增产。”黄闸湾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科技的力量正让黄闸湾镇的农民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
高标准农田夯实丰产根基
自2021年起,黄闸湾镇全镇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6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83.7%。今年,随着泽湖村1.36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启动,黄闸湾镇将实现6.96万亩“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现代农业格局。“项目实施后,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系统性工程,可节省人工50%,农机作业效率提升40%,项目区亩均增收突破500元。”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同时,通过配套滴灌设施和生态循环系统,农药施用量减少25%,秸秆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大幅增加,着力打造“高产、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样板。
全链条服务护航春耕生产
全镇组建7支农技服务队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情,送技术、送政策、送物资等“三查三送”行动,累计解决春耕技术难题86件,发放技术手册1200余份。建立农资“点对点”保供机制,储备优质种子320吨、农膜100吨、化肥1500吨。创新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协同发展模式,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通过小麦良种繁育、订单种植、科学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持续发展全链条农业服务模式,促进粮食综合效益提升。
在春耕生产的热潮中,随着高标准农田万亩连片种植示范区和三千亩小麦连片种植示范区项目的开工建设,玉门市黄闸湾镇正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定力,用实际行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通讯员 卢晓 柴华
- 2025-04-01山丹:机播“麦”向希望新“丰”景
- 2025-04-01临泽:春日大棚农事忙
- 2025-04-01敦煌:沃野田畴春潮涌 万象“耕”新绘丰景
- 2025-04-01灵台:科技赋能春耕 产业带动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