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产业路上“牛”劲足“畜”势腾飞正当时

近年来,平凉崆峒区持续念好“牛字经”,培育“牛经济”,通过完善红牛产业链,有效促进群众增收,推动全区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将牛产业打造成了富民产业。
走进西阳乡唐湾村红牛养殖基地,一排排窑洞牛舍内,几十头平凉红牛膘肥体壮、毛色油亮,哞哞的叫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乡村振兴曲”。近年来,西阳乡按照“种好玉米养好牛”的产业发展思路,将牛产业确定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助农增收的首位产业。在平凉红牛扩繁增量十条政策措施奖补资金发放仪式上,西阳乡唐湾村荣获2024年市级养牛专业村称号。
西阳乡唐湾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广明说:“我们唐湾村现在有养牛户166户,平凉红牛存栏量有203头,在前段时间的红牛奖补仪式上有12户上台领了奖,这也更加激励了我们继续养红牛的信心,现在我们正在加紧红牛养殖政策宣传,争取在2025年扩大养殖量。”
火热发展着的牛产业,是平凉红牛产业链带动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峡门乡饲草资源丰富,养牛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群众爱养牛、会养牛、善经营。走进峡门乡颉岭村,一排排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圈舍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平凉红牛悠闲地吃着草料,工人忙着添草、喂料、加水。
峡门乡颉岭村养殖户马文成:“今年有了政策的帮扶,完全解决了我们农户不敢养太多牛,怕没有地方养殖的大问题,而且现在还可以对牛实行科学饲养管理,大积农家肥,减少了牛群疾病,真正提高了养牛效益。”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峡门乡颉岭村积极抢抓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立足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群众养牛的传统基础,坚持把肉牛集中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动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广泛动员农户扩大饲养量,严格落实能繁母牛补贴政策,不断提升群众养殖的积极性,以点带面实现平凉红牛扩繁增量。
峡门乡颉岭村党支部书记苏广军:“我们村广泛动员农户扩大饲养量,不断提升群众养殖的积极性,以点带面实现平凉红牛扩繁增量。到现在,全村一共有红牛140头,其中个人养殖20头,养殖场有120头。”
产业路上“牛”劲足,“畜”势腾飞正当时。崆峒区将继续立足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群众养牛传统基础,依托平凉红牛产业园,畅通种、养、产、销渠道,推动畜牧养殖产业走上“现代化”“可持续”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凭着一股“牛劲”,走出一条带动产业振兴、促进农户增收的致富“牛路”。
通讯员 杨卉 图/文
- 2025-04-01民乐:“智慧+科技”赋能牧业“羊”帆起航
- 2025-04-01静宁:靶向发力梨园春管绘“丰”景
- 2025-04-01玉门:瓜苗“点燃”戈壁 奏响甜蜜丰收序曲
- 2025-04-01泾川: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