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甘肃临洮给城区“涝”问题“开良方”

2025-04-01 09:04 来源:中国甘肃网-定西日报

  近日,在甘肃省临洮县健康街老城区排水防涝施工现场,吊机、挖掘机紧张作业,工人们正忙着铺设新的排水管道,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察民情顺民意,为城市建设做“体检”

  “咱们老城区的管网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建成的,尤其像健康街、通明巷、菊巷、刘家巷等路段,地下管网大概口径DN300~400,并且大多数管网雨污合流,一遇上大雨甚至暴雨,就会内涝。”临洮县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牟宏伟说。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长时间降雨、暴雨或短时强降雨现象频发,临洮县老城区部分路段积水成河,各网络平台调侃“来临看海”的小视频瞬间刷屏,路面的积水逐渐演变成市民心中的“积怨”。

  “毛家巷有积水”“纸坊路注意出行”……

  “主要我们这一带,一到下大雨,不是这里渗一点,就是那里,水整个不通。”家住临洮县线市街的赵德福对去年7月16日还记忆犹新,当天傍晚临洮城区突遭大雨,他带着孙子从广福巷走回家,“裤腿淹在水里,最深的地方超过了一尺半,孩子吓得不行,我只能背着。”

  和赵德福有同样经历的市民不在少数,尤其最近两年,临洮县老城区的内涝愈发严重。

  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临洮县聚焦“补短板、强弱项”,系统推进内涝治理攻坚行动,将城市内涝治理列入2025年县政府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计划在今年雨季到来前彻底解决老城区内涝问题。

  知民心解民忧,靶向治疗城市内涝“顽疾”

  临洮县位于洮河下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付区,辖内丘陵、沟壑、河谷等地形交错分布,东高西平,构成了“两山一河夹一城”的城市形态,城区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左右。

  线市街作为临洮城区的“大动脉”之一,串联着多所学校、小区、医院、市场等诸多关键场所。要想彻底解决内涝问题就得采取全路段封闭施工,对周边商户及群众出行将造成不利影响。工程路段封闭的第一天,临洮县住建局就接到了市民投诉电话。

  甘肃华威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这一路段的施工方,除了保证工程质量和细节要求,又多了一项工作——走访周边商户、群众,解释施工原因,并且把最紧迫的施工时间“压”在所有工程人员的肩膀上。

  “我们保证的时间是5月底前完成,这对整个工程来说确实是最极限的时间。但是再晚一点就到雨季了,而且这条路封闭一天,其余路段就要承受更大的交通压力。”甘肃华威集团工程部负责人安永刚说。

  临洮县房屋征收事务中心副主任毛天祥说:“临洮县住建局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抓好项目建设质量关、紧盯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高质量快节奏完成建设内容。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市民理解、包容和支持政府民生项目,弘扬正能量,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氛围,齐心协力打造美好家园。”

  得民心聚民力,全面提升城市健康水平

  项目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地下管网涵盖供热、供水、污水、燃气等,都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建设过程需统筹考虑、综合实施。临洮县在争取实施老城区易涝点排水防涝项目的同时,同步实施了涉及临洮老城区供热、供水、污水、燃气等综合管网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共36公里,同时完成城区道路巷道更新改造48条,总长16公里。

  项目规划建设前期,临洮县紧盯未来城市15年发展需求,严格按照市政道路设计标准,引进新技术,选用新材料,采取新工艺,减少道路开挖频次,杜绝重复施工浪费,取得了“一次开挖、多点改造、全面提升”的效果,切实守护群众“脚下安全”,以高品质城市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定西市人大代表张龙表示:“临洮县内涝治理工程是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市、县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是首要任务,我们人大代表也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