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漳县:“劳务集市”架起群众“致富桥”

2025-04-01 17:20 来源:中国甘肃网

  清晨五六点钟,漳县贵清山镇还笼罩在朦胧雾气中,镇中心大集上却早已喧闹非凡,打破了清晨的静谧。两千余名栽药工人从四邻八乡汇聚于此,与举着“急招药工”牌子的种植户们展开“晨光议价”。这是贵清山镇万亩中药材种植给当地群众致富带来蝴蝶效应的一个场景。

  “招栽药工,日结工资”,一听到吆喝声,熟练的栽药工人们则围拢询价、比对待遇。“苗子根须密,栽浅了不活,得加20块!”“成!但要带够30人上山!”不到半小时,谈妥价格的工人队伍便驾驶农用车陆续驶向山间药田。

  “早上五点多就到市场上了,等老板来招人,工价一天二百元左右,能干二十几天到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元。”栽药工人康玉红说。跟随栽药队伍进山,万亩药田渐次铺展。覆着黑地膜的坡地上,工人们弯腰如雁阵,放苗、培土、压实一气呵成。贵清山镇草地下村的岳淑莲一家,种植中药材已经两三年了,每年到春耕时节,便会在集上拉三四人,帮助自家栽药。

  “前几年种的是豌豆,今年种二十几亩党参、当归,一天雇四五个人,有七八天就能种完。”漳县贵清山镇种植户岳淑莲说。为了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贵清山镇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不仅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还搭建起种植户与务工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确保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紧密衔接。

  “贵清山镇积极引导农户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协调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大力宣传发动周边群众参与到中药材种植的务工中来,既满足了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又帮助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迈上新台阶,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漳县贵清山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王中颖说。

  如今,在漳县贵清山镇,中药材种植不仅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更是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随着春耕的持续推进,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着实实在在的幸福。

  通讯员 李志斌 刘卓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