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定西市财政工作成效明显
中国甘肃网3月31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蔺泽华)2024年,全市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厉行节约树牢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思想,严格预算执行,强化收支管理,积极向上争取,保障重点支出,深化财税改革,防范化解风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坚持把做大蛋糕作为“基本功”,服务中心大局更有作为。加强收支管理,积极向上争取,坚持有保有压,统筹财政资源,全力做大财力规模。紧盯收支任务不放松。在全面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健全协同征税机制,定期召开收支形势研判会,聚焦短板精准调度,有效保障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持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99亿元,同比增长1.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324.61亿元。紧盯向上争取不放松。认真研究国家、省上政策导向和资金安排,制定争取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强化考核引导,主动汇报对接,全市共到位各类上级补助资金304.4亿元,各项重点支出足额保障;到位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53.9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8.99亿元,政府投资项目加快建设。紧盯过紧日子不放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从严从紧、量入为出编制部门预算,切实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全市2024年公用经费及一般性项目支出全部按10%进行压减,累计压减5045万元。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清理盘活存量资金6.15亿元,全部统筹用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经济发展亟需支持领域。
坚持把保障重点作为“重头戏”,支出任务落实更有力度。强化资金保障,集中力量保重点、抓落实。聚焦乡村振兴强化保障。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全市到位各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39.69亿元,全市财政衔接资金、整合涉农资金、东西协作财政帮扶资金支出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91亿元,为58.5万户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0.77亿元。聚焦经济发展加力支持。全市财政预算安排项目前期费1.14亿元,招商引资经费972万元,支持重点项目争取和前期工作开展。积极统筹资金兑现今冬明春一揽子政策措施奖励及强工业奖励5783万元,支持做强工业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链。财政衔接资金、整合其他涉农资金、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方面共20.62亿元。全市共计减免税费21.88亿元、留抵退税2.66亿元。全面执行政府采购预留份额及价格评审优惠政策,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31亿元、占比86.93%。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4亿元。聚焦金融支撑精准滴灌。坚持稳存量、拓增量,不断扩大金融覆盖范围,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169亿元,增长8.51%;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19.33亿元,增长6.86%;累计为125户中小企业提供10.04亿元纾困转贷资金。聚焦国企改革优化布局。深入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前115项重点任务已完成82项,占比71.3%。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88.3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7.01亿元,上缴税金6083.6万元。积极拓展央地合作交流,全市共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373.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7.25亿元。
坚持把提质增效作为“突破点”,资金使用管理更有成效。进一步拓宽思路、优化方式,将绩效理念融入财政资金管理全过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绩效管理先行。将预算绩效和财会监督工作纳入党政履责考核体系,出台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市级预算绩效结果应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办法规定,夯实绩效管理基础。开展3个县区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以及10家市级部门、16个项目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将绩效结果作为年初预算的重要依据,形成绩效管理反馈、应用、提升的良性循环。财会监督紧跟。制定《2024年度财会监督工作重点和协同监督计划》,完善协同监督机制。构建“财政+部门”督导复查模式,成立工作组,组织开展全市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共发现5方面15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投资评审同频。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工作,认真组织项目评审,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投资成本,最大程度节约财政资金。全市共评审预(概)算项目1093项,审减金额5.7亿元,综合审减率7.63%;评审决(结)算项目1005项,审减金额1.86亿元,综合审减率3.43%。四是财政改革并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入推进“零基预算”,不断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制定知识产权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政府采购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成功对接,实现政府采购事项“一网通办、全程在线”。全面落实直达资金管理要求,扎实开展全过程常态化监管。
坚持把民生福祉作为“硬杠杠”,民生改善保障更有温度。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财政民生支出达到268.6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75%。强化“三保”管理保障。始终坚持“两个优先”不动摇,打足打实“三保”资金。扎实落实预算审核、执行监控、专户管理、应急处置四项机制,为兜牢“三保”底线上紧安全阀。合理制定库款使用计划,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各类人员工资及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全面落实民生政策。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15.54亿元,安排抚恤及退役安置资金2.11亿元。争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1.02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1笔1.46亿元。投入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资金4.17亿元。积极争取上级各类资金,加大市县投入力度,全力保障省市民生实事办理。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投入教育资金62.44亿元,支持城区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助力校园足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专项工作开展,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全覆盖。投入科学技术资金5.7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达到1.78%。
坚持把防范风险作为“军令状”,安全持续发展更有底气。树牢“化债”也是政绩的理念,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主动承压担当,推动发展更可持续。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科学统筹各类财力,合理安排支出顺序,足额偿还全年到期债券本金和利息。积极争取省级置换债券,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全面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加快化解平台类企业债务,6户融资平台企业实现退出。金融机构风险有序化解。通过市县区政府配套资产置换不良、机构自主清收,纪委监委和公检法协助清收等方式,全力压降存量风险,严防增量风险。全市6家高风险机构已有4家退出高风险序列。防范非法集资成效明显。坚持防范为主、打早打小、综合治理、稳妥处置的原则,开展风险排查、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宣传防范等工作,积极“控增量、化存量、防变量”,全市近三年来无新发非法集资案件。
- 2025-03-28曲玉杰:扎根数字岷县 青春闪耀丝路
- 2025-03-28定西市发展改革委:打好发展“主动仗” 下好改革“先手棋”
- 2025-03-28定西市推进“绿满陇中”行动—2025年城乡造林绿化工作会议召开
- 2025-03-28汪尚学调研督导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