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沈文刚 通讯员 王光辉 俱娜 赵林平
3月26日,兰州市河口南钢轨焊接基地,兰州工务机械段的职工正熟练的操作着龙门吊车,将焊接后500米长的钢轨平稳有序的装运到长轨运输车上。
三天后,这列装载56根长钢轨的长轨运输车将被运送到包兰线集中修现场。
兰州铁路局河口南钢轨焊接基地作为西北最大的钢轨焊轨基地,每天可完成30根500米钢轨焊接任务,这些焊接完成的长钢轨将运往甘肃、新疆、青海等地的铁路线上,用于部分既有铁路线路集中进行维修更换。
负责长轨运输的职工们经常被外界称为“钢轨镖师”,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
“这份工作看似平平无奇、毫不费力,实则枯燥单一,需长期‘蜗居’在狭小的职工宿营车上,非常考验我们的耐力和性子。”负责人王忠利说。
王忠利已经从事钢轨运输工作23年,“有一次我们从兰州出发到呼和浩特,再途径奎北线、精霍线、南疆线,最终到达乌鲁木齐精河站,押运里程2800多公里,来回15天。”
“护镖”过程中,他们十人一组,以宿营车为家,吃住在车上,穿戈壁、走隧道,寒来暑往悉心“呵护”着车上的每一根钢轨,一次“护镖”任务短则几天,长达数月之久。
“为减少对旅客列车运行的影响,钢轨运输过程中遇到旅客列车都会优先避让,经常是走走停停。”王忠利说
时下,西北地区铁路集中修施工正在稳步推进,也是钢轨运输最繁忙的时段。无论是穿越山川隧道,还是跨越桥梁河谷,他们都能通过长轨运输车将千吨钢轨从河口南钢轨焊接基地安全、有序、准时的运往目的地。
据了解,自2月24日陇海、包兰和兰青线三条主要干线铁路集中修施工以来,累计从河口南钢轨焊接基地安全“押送”长钢轨560余根,让140多公里的既有铁路“脱胎换骨”,进一步夯实了铁路线路基础,保证安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