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高台:盛有荣的“绿色”增收记

2025-03-17 15:51 来源:中国甘肃网

  高台县宣化镇宣化村村民盛有荣,多年来,通过羊群品种改良,土地绿色增收,以“科技+环保”的小农模式,在庄稼地里汲取知识的养分,用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了一条“低碳”农业增收路。

  近日,我们来到盛有荣后院的羊舍“散步区”,只见3只体格健硕的种羊在羊群中分外显眼。60多只踱着方步的基础母羊膘肥体壮,新生的30多只羔羊活蹦乱跳,刚刚忙完春耕备肥的盛有荣,在自家兄弟们的帮助下,拿废旧轮胎给羊群添置水槽。

  “经过这几年的品种改良,羔羊的成活率和免疫力都大大提高了。去年,在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总价5000元的两只进口种羊,政府补贴了3000元,个人只掏了2000块钱,羊群的优化改良,是我种好庄稼最大的底气。”盛有荣说。

  聊起他的养羊经和“绿色”庄稼,腼腆的盛有荣打开了话匣子。什么萨福克、澳洲寒羊等品种羊,他讲得头头是道,滩羊、湖羊、小尾寒羊更是如数家珍。说起盛有荣的羊,还得从他种地说起,前些年,地块散,耕作不方便,种地靠化肥,养羊赚零钱,家里收入徘徊不前。村里实施“一村一片田”后,他就将自家的承包地连同庄前屋后的50多亩地流转过来,种上玉米、小麦、“小制种”等作物。经过几年的探索经营,他发现,农家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非同小可,家里原有的10几只羊,因品种老化,胃口小,造粪少,根本不够耕地追底肥。有限的农家肥撒在50多亩地里,就跟撒“胡椒面”一样,无济于事,更别说改良土壤了。壮大羊群,增加地力,才是种好庄稼的必由之路,于是,他有了“草喂羊、粪施田、地产粮”小农循环路子的朴素想法。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他家的羊群存栏稳定在了八九十只,农家肥也满足了庄稼地的需求,让他曾经贫瘠的盐碱地变成种啥长啥的“富庶地”,羊群经过优胜劣汰,品种优化,产下的“混血儿”羊羔,疫病少,体格壮,产肉多,深受羊贩青睐。有了“基地”,有了“产业”,每年除庄稼地的收入,羔羊的出售又能给他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优质的羊群,绿色的庄稼,盛有荣的小日子也过得更加红火了。

  采访中,盛有荣自我调侃道:“我走的是科学养羊+传统耕作+苦中作乐的小农循环发展的路子,养羊短平快,农业增效则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优势互补,需要耐心和毅力,没有政策扶持,我也没有当下的状况。”他说,只有富了脑袋,才能富起口袋,好政策、活脑筋是他致富的秘诀。

  通讯员 张玉峰 闫静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