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畜”势勃发 草畜联动让群众奔向“牛”日子
春回大地开新篇,奋楫扬帆启新程。蛇年新春的喜庆氛围还未散去,通渭县北城铺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将大力发展养牛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动员各村群众抢抓机遇、迅速行动,共同谱写“牛”文章、奔向“牛”日子!

春节过后,走进通渭县北城铺镇芦鲜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养殖场,成堆的青贮饲料井然有序地存放着,牛羊膘肥体壮,悠闲地咀嚼着草料。
“对农民来说,养牛引牛还有奖补政策,压青贮草也有,一立方米补45-60元,我享受了五六年了,我有两个青贮坑,去年补了280方,补贴下来一万几,政策特别好。”北城铺镇芦鲜村孛家社村民张宏发高兴地说,去年,他得到政府3000元/头的引牛奖补,翻新了标准化牛舍,扩大了养殖规模,出栏了6头牛,一头能卖9000多元。

北城铺镇以“人均一头牛、人均一亩药、人均一万元”为目标,将草畜产业列为“首位工程”,通过入户宣传、技术帮扶、贴息贷款等方式调动群众积极性。2023年,全镇在黄龙村建成安格斯肉牛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养殖扩群提质,并引入西门塔尔等优质品种,提升养殖效益。此外,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带头发展养殖业,卢鲜村党支部书记张雲示范养殖肉牛70头左右,动员全村肉牛存栏达720头以上,形成“人大代表带头、群众跟进”的联动效应。
“北城铺镇以养牛为主,基本上家家户户只要是种的都养着了,我从2012年开始养了6头,在6头基础母牛的基础上开始繁殖,现在大的一共是有19个,把牛养好,还是能卖个好价钱,这是个循环经济,牛养上,它把草吃上,把粪回到地里,然后种庄稼,一直这么循环。“对于养牛,张宏发的态度很积极。

卢鲜村孛家社村民张宏明,去年种了10来亩饲草料,今年打算继续种十几亩燕麦、玉米,这些都是羊的好饲料。
“养了十来年的羊,从一开始养了10来个、20来个,发展到现在的80来个,供起了几个娃娃上学,供起了一个大学生出来。一年下一百来个羊羔,能挣8万来块钱,除了成本,能赚5万块钱。”张宏明说,今年再计划引进四五十头繁殖母羊,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通渭县北城铺镇副镇长郑彦文说:“为了进一步壮大草畜产业,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我镇早谋划、早安排、早宣传动员,计划今年新引进能繁母牛500头,牛存栏达到15740头,引进肉羊580头,存栏达到6455头,种植饲草玉米1.5万亩,青贮饲草25000吨,为草畜大镇向草畜强镇迈进打好基础。”

近年来,北城铺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把草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政策扶持,推动牛羊养殖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畜”势勃发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 2025-02-24庄浪春日画卷:“蔬”写好“钱”景从这儿出发
- 2025-02-24敦煌形成三道绿色屏障:莫高窟积沙量减95%以上
- 2025-02-24新增学位270个!天水这一新建幼儿园今年秋季投入使用→
- 2025-02-242025年春运落幕 天水市累计发送旅客118万余人次






